【
仪表网 仪表深度】土壤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美丽中国的突出短板之一。
为了治理土壤环境污染,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及
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各省市也在行动,向“看不见的敌人”出击。7月28日,海南省政府印发《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称《规划》)。
《规划》提出,以重点耕地、农产品超标区域耕地、化工园区、重要陆域输油管线周边等为重点开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和高风险地块为重点实施土壤和地下水的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在部分市县实施耕地土壤安全利用与修复工程。
7月15日,浙江省七部门联合发布了《浙江省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以下称《规划》)。《规划》提出,要强化涉土污染源头综合防治,加快实施耕地土壤污染溯源排查;坚持“边查边治、应控尽控”,对已查明的工矿企业、化肥农药、灌溉水和还田淤泥(秸秆)等各类污染源,有关县(市、区)要制订控源(断源)工作计划,督促落实阻断污染物扩散途径、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调整农田灌溉水源、清理还田河道底泥(秸秆)等措施,有效遏制污染源对受污染耕地的持续影响。
作为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处理的基础,土壤监测必然提速。可以说,土壤监测是贯穿至土壤污染防治始终的。在初期基础性工作中,土壤污染状况以及污染地块分布调查需要监测先行,从而摸清“家底”;在后期风险评估筛查、对修复效果评估中,也均涉及环境监测业务。
在2021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年会上,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龙涛对我国“十四五”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展望。他指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要长期进行监测。强化土壤重金属通量的监测,国家一直有这方面的考虑,但由于技术不成熟,“十四五”将开展更多的探索,开展土壤的生态内涵和土壤固碳潜力以及地下水在线监测。
随着国家和各省市涉及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规划的出台,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未来环境监测领域将逐步从空气、水向土壤倾斜,监测区域将逐步由重点区域向全国范围覆盖,监测行业的新增空间短期将来自监测点位下沉、网络化监测需求提升,中长期来源于监测指标和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在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环境监测龙头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