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河流生态系统》征求意见

2020/12/7 16:22:33    24763
来源:仪表网
摘要: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工作,生态环境部组织起草了《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河流生态系统(征求意见稿)》。
  【仪表网 仪表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工作,生态环境部组织起草了《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河流生态系统(征求意见稿)》。现就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意见反馈邮箱lixing@craes.org.cn,截止时间2020年12月28日。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和各地开展了一些生物多样性观测项目,积累了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和经验,生物多样性观测工作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就观测标准而言,我国制定了60多项有关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观测的国家、行业标准,这些标准对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观测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生物多样性观测标准体系建设与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仍有较大差距。针对物种多样性观测,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维管植物、鱼类、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陆生哺乳动物等13项针对不同生物类群的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但尚缺少生态系统层次的生物多样性观测标准规范。
 
  河流生态系统属于流水型生态系统的一种,具有鲜明的组成特征和独特的结构特征。河流生态系统是流动、开放和连续的生态系统,河源、上中下游和河口的气象、水文、地貌和地质条件的差异造就了极其多样的流域生境,生境条件异质性高。河流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主要来源于陆地和临近静水水体,水流的持续流动性使得层次变化不明显、自净能力较强。流速、水量和底质是决定河流生物群落结构和分布的主要因素。急流生物群落是河流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典型代表。
 
  目前尚未建立河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观测标准,无法满足对河流生物多样性规范化观测和管理的需求。因此,亟需制定河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观测指标体系,明确生物、生境、干扰等要素观测的技术要求,以提高我国内陆水域生态系统观测的科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实现对现有《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的有力补充。
 
  本标准规定了河流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观测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6920 水质 pH 值的测定;GB 7863 森林土壤 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GB 11892 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B 11893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 13195 水质 水温的测定 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GB 50179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T 7494 水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B/T 7714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13200 水质 浊度的测定;GB/T 17134 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 17135 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定 硼氢化钾-销酸银分光光度法;GB/T 17139 土壤质量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0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GB/T 17141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84 水质 无机阴离子(F-、Cl-、NO2-、Br-、NO3-、PO43-、SO32-、SO42-)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等。
 
  生物多样性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等,这包含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河流生态系统指激流水体中的生物组分与其赖以生存的物理、化学环境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而形成的基本生态单元。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观测。(详情请见附件)

全部评论

上一篇:《水质毒性分析仪校准规范》征求意见

下一篇:《便携式溶出伏安法重金属检测仪》校准规范通过审定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