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用于水质检测的微流控芯片通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

2024/1/30 11:54:30    29418
来源:仪表网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质检测的微流控芯片通用技术要求,包括水质检测微流控芯片的分类和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仪表网 行业标准】根据《标准化法》、《团体标准管理规定》、《湖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由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编制的团体标准《用于水质检测的微流控芯片通用技术要求》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水质参数是评估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其中包括高锰酸盐指数、COD、氨氮、总磷和总氮等。这些参数的测量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体中有机物、无机物和营养物质等的存在情况,从而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和适宜度。高锰酸盐指数是用来衡量有机物氧化能力的指标,其测量值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较高的值意味着有机物污染程度较高。COD是表示单位体积水中所有可被氧化物质所需的氧气量,高COD值表明水体中有更多的有机物和污染物,指示水质较差。氨氮是水体中溶解态氮的一种形式,通常来自废水排放和生物降解过程,高氨氮浓度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缺氧等问题。总磷是指水体中所有形态磷的总和,通常包括溶解态磷(无机磷酸盐)和悬浮态磷(有机磷物质),总磷可能来源于废水排放、农业活动等,过高的总磷浓度会导致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即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剩,促使藻类大量繁殖。随着藻类的增多,水体中产生大量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消耗氧气,引发水体缺氧问题,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总氮是指水体中所有形态氮的总和,通常包括溶解态氮(亚硝酸盐、硝酸盐、铵盐等)和悬浮态氮(有机氮物质)。总氮的来源主要包括废水排放、农业活动等。高浓度的总氮可以促进水体中藻类的生长,引发水体的富营养化。此外,过高的总氮浓度也可能导致水体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积累,这些物质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然而现有的水质参数检测方法和设备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需要的样品和试剂量大,产生的废液多,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不同的水质参数需要使用不同的设备进行检测,导致检测步骤繁琐;进口设备昂贵,废液处理难度大、成本高,检测成本高企。微流控芯片又称为芯片实验室,是把生化实验室分析过程的将取样消解、定量、分步混合、反应、显色和检测等操作单元微缩、集成到一张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通过对微通道网络内流体的操纵和控制,自动完成全部的分析检测过程。近年来随着微加工技术的飞跃发展,微流控芯片实验室以其高通量、多目标检测等突出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医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与常规检测技术相比,微流控芯片极大降低了试剂的消耗量,同时分析产生的废液极少,在微小范围内的能量传递、物质分散更快更均匀,热能传导快,因此反应快、效率高、污染少、成本低。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湖北微流控科技有限公司、生态环境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中环联新(北京)环境保护有限公司、三峡集团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规定了水质检测的微流控芯片通用技术要求,包括水质检测微流控芯片的分类和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水质检测微流控芯片产品。
 
  工作原理:
 
  水质检测的微流控芯片由进样区、定量区、混合区、检测区、废液区等区域和微通道网络构成,可具备实现定量、混合、反应、光电检测等功能的基础条件。
 
  微流控芯片通过驱动芯片内部液体顺序或分步转移实现实验室各种水质检测反应过程,在光电传感器的测量下以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Beer Law)为基础计算出待测水中被测指标的浓度。
 
  环境要求:
 
  芯片工作环境适应性应满足以下条件:
 
  a)工作环境温度:4℃~40℃;
 
  b)工作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95%;
 
  c)无其他可能污染或破坏芯片的物质。
 
  试验方法:
 
  试验用水应符合 GB/T6682-2008 中规定的三级水规定。实验中标准溶液,在未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T 601 规定制备,试样采用随机采取,在标准实验室里进行测试。(注:除非另有规定,在分析中仅使用纯水试剂。)
 
  型式检验要求: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全部要求,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的试制鉴定时;
 
  b)停止生产3个月后恢复生产时;
 
  c)原材料型号、批次号、工艺或设计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d)出厂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管理部门提出要求时。
 
  包装:
 
  包装箱应牢固可靠,符合美观和经济的要求,应做到结构合理、紧凑、防护可靠,在正常储运、装卸条件下,应保证产品不致因包装不善而引起产品损坏、散失等。包装箱的防震、防潮等防护措施,应符合 GB/T 13384 的规定。
 
  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污染,避免时日晒雨淋及受潮。运输工具应清洁无异味,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的物品混装混运。
 
  贮存:
 
  应贮存于通风良好、阴凉、清洁干燥、避光、无虫害和鼠害的仓库内。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的物品混贮。
 
  质保期:
 
  在符合规定的运输和贮存条件下,在包装完整未经启封的情况下,厂家根据自身工艺自行确定。
 
  更多详情请见附件。
 

全部评论

上一篇:《土壤有效钼的测定 标准加入法》团体标准发布

下一篇:《网络关键设备安全检测方法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国家标准征求意见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