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生产厂家厂商性质
德州市所在地
一、系统概述
KJ785(A)冲击地压监测系统采用*的传感器技术、数据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矿方内部网为平台,为贵矿建立一个高精度、实时性强、运行可靠、并利用计算机分析、辅助决策的实时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对因采动影响煤层或岩层内部应力场的变化情况进行实时观测和数据传输。
本系统是我公司研制出的用于监测煤层或岩层应力作用,对采场冲击地压初期预测和趋势进行分析,使工作人员及时掌握应力场的动态变化规律,做出及时处理。该系统可以对因采动影响煤层或岩层内部应力场的变化情况进行实时观测和数据传输。井上监控软件可实时保存监测分机数据,并形成数据报表和历史变化曲线、网络数据共享。
该系统是一种矿用数据采集监测装置。系统包括地面监测服务器、监测分站和各种监测仪器:如顶底板移近量动态报警仪、钻孔应力计、YHS1000W矿用本安型液压支架活柱缩量无线检测仪、锚杆锚索应力传感器、顶板位移传感器等监测仪器(可自选 )。能够在掘进和回采前,宏观预测冲击危险区域和危险程度,为监测预警系统布置提供依据。能够在掘进和回采过程中,实时监测预警危险区域的冲击危险性,为实施提前消除冲击的措施提供准确的位置和时间。系统支持井下监测站点及通信距离的扩展。子站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大,且具有密封、防潮、防爆等安全保护措施。
二、系统拓扑图
矿用冲击地压监测系统KJ785(A)
三、系统功能特点
1、对工作面回采期间冲击地压情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2、该系统能够正确反映岩层运动、支承压力、与围岩应力之间的内在关系及相互影响关系。
3、该系统能够通过实时在线监测工作面前方采动应力场的变化规律,找到高应力区及其变化趋势,实现冲击地压危险区和危险程度的实时监测预警和预报。
4、根据监测结果可以预测和预警冲击地压及其危险程度。
5、该系统能够及时捕捉对工作面前方应力变化情况,灵敏度高。
6、传输方式包括can总线模式,以太环网(TCP/UDP等)传输模式,满足煤矿当前的传输要求,以及今后的升级。
7、监测数据能够储存并且方便查询。
8、该系统所有电路必须采用本质安全性设计,所有井下组件必须达到防爆标准,并且具有煤安防爆合格证。
9、所有井下设备必须可以在有爆炸危险、高湿度的环境下使用且设备具有可靠地稳定性。
10、数据传输距离能够保从井上监控室到工作面的距离,数据传输信号清晰,便于在井上监控室直观的看到。
11、该系统24小时不间断监测。
12、支持局域网客户端模式及WEB用户浏览器模式的数据共享。
四、系统优势
1、高性能电池供电
采用无线数据技术和高性能电池供电,便于现场安装。
2、防水、防尘、抗振动、抗干扰
井下各传感器之间传输距离远,能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可靠稳定运行。
3、低功耗设计
所有传感器均采用低功耗设计,电池工作时间大于12个月。极大的优于其他厂家的电池(仅能使用不到6个月时间)。
4、兼容各移动手持端
支持移动端(安卓手机、苹果、平板等各种移动设备)无障碍使用,系统可在电脑端与手机端同时登陆,便于管理者与使用者实时了解煤矿矿压的监测情况。
5、分权限登陆
系统可分管理权限登陆,根据登陆者的身份设置相应的操作权限。
6、发送预警信息
当设备数据异常值超过设定的阈值时会给设定的接收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7、大数据云平台
煤矿安装的设备信息存储到云平台,读取迅速、数据存储量大。
8、操作直观方便
系统以地图的形式展示给煤矿,可以在地图中增删改查各个测点的实时数据信息。
9、监测点数多
监测点数多,监测点数可达到500个。
参数指标 | 参数 |
防爆形式 | 本质安全型“Exibl” |
系统容量 | 系统接入分站的数量:≤200台 |
系统巡检周期 | ≤20S(典型配置) |
数据传输方式 | CAN总线 |
网络传输协议 | TCP/IP |
传输距离 | ≤40Km |
兼容性 | 可接入局、矿的接口,兼容其他厂家的传感器 |
压力监测范围 | (0~60)Mpa 准确度:≤±1% |
位移测量范围 | (0~150)mm 准确度:≤±3mm |
锚杆(索)测量范围 | (0~300)KN 准确度:≤±2% |
五、系统运行图
(此处插入系统运行图片)
六、售后服务
【矿上现场培训】
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对矿方技术人员进行讲解。保证培训出能熟练操作我方系统的人员。
【公司远程服务】
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按时、及时、准时”是我们的服务承诺。公司24小时接听矿方电话,1小时之内做出远程处理。如果远程处理不了,我方将派出售后人员去实地解决问题。
【售后回访】
电话回访,每月2次定期的电话回访。了解矿方使用情况。
【仪器维护及软件更新】
本公司对仪器或者软件升级后,将免费为矿上提供升级服务
质保期内出质量问题的硬件设备一律一年包换(非人为破坏),质保期外:质保期外零部件的损坏,提供的配件只收成本费,由需方人为因素造成的设备损坏,供方维修或提供的配件均按成本价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