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数据引起的纠纷
时间:2008-11-28 阅读:766
前些年全国有一个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考核评比,根据得分多少城市排名次。这个考核原本是好事,哪个城市环境质量好,哪个城市环境质量差,哪个城市进步了,哪个城市退步了,有先有后排列在一起,一目了然。结果是非不断,有喊怨的,有叫苦的,有不服气的,有的城市甚至退出了考核。矛头纷纷指向监测数据,说一千道一万,归结到监测数据不准。
监测数据不准,是老问题了。数据不准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客观原因,监测能力不行,也就是说硬件不行,该测的测不出来,测出来的也靠不住;二是主观原因,人为改变监测数据,当然是朝着自己有利的方向改变。尽管监测点位不能改变,但还是可以从中做手脚,比如可以在大气点位周围种树种草,在测交通噪声时可以控制车流量,在测水质断面时可以反复多次取样,选取的数据……
人为改变监测数据,主要是考虑地方利益。如果涉及到排名、上级检查落实情况、出了事故要追查责任、评先创优……环境质量数据要往高了报;如果向上级申请治理资金、如果要说明能力薄弱急需加强……环境质量数据就往低了报。总之,上报的数据有利于地方,监测数据成了“利益数据”。
数据有水分,其实早已算不上秘密,也不仅仅发生在环保部门,更不是现在才有。大跃进的年代,一亩地打上万斤粮食,土炉子炼出钢,那时的数据是“政治数据”,谁敢不信,长几个脑袋。前些年人口普查,发现南方一个省多出来好几百万人口。听了吓人,好几百万人口相当于西方几个国家,水分这么大,原来的数据是怎么出来的?根据这个人口数据做决策,岂不是要出大问题?
环境监测数据不准,也会出大问题。地方上报的数据与情况不符,会影响上级部门的决策。近年来,由于国家高度重视减排,地方按期完成减排指标成了死命令,监测数据决定了地方是不是达标,甚至决定了地方官员的乌纱帽是不是还戴得住。这次减排数据地方说了不算,国家说了才算。一时间,国家对地方上报数据的确认成为了关键所在,地方大员纷纷进京游说,当然是希望达标。如果国家把关不严,减排就会成为“数字游戏”,环境质量得不到真正的改善。可想而知,当时有关部门压力有多大。
地方发生污染事件时,监测数据更为要紧,因为要根据数据及时做出应急反应,如果数据不准,就会耽误大事,贻误战机,增加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