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表网 仪表产业】导读:智能表计不仅能将表端的用户信息和计量数据统一传输到集中器,供相关部门实时监控每块表的在线运行情况、定时抄表、调整价格,还能方便用户在线查询、付费和远程
控制阀门。
随着2019年我国NB-IoT(窄带物联网)应用正式步入百花齐放的时代,用户数突破6000万人次,我国的NB-IoT水表及
燃气表用户数亦双双迈进1000万大关。这场升温迅速的智能表计革命,将会给表计这个传统行业创造多大的市场发展机会?市场大火的背后,又将会有多少玩家从中受益?它们的玩法和优势又有何不同?
NB-IoT技术复燃智能表计行业大火
实际上,智能表计并不是一个新兴智能产业。我国表计行业经历了从机械表到智能表的演变,而智能表也从一开始的IC卡预付费表发展到智能远传表,再进化到电子表阶段。其中,IC卡式表的诞生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而物联网智能表大约从2013年前后开始出现。
除了智能表计行业渗透率较低外,国家政策的引导、标准的统一、基站的配套、市场需求以及AIoT芯片、NB-IoT芯片及产业链的成熟,与物联网智能表的蓬勃发展息息相关。
从技术上看,物联网智能表主要是利用2G、GPRS、蓝牙、NB-IoT等传输技术,将表端用户信息和计量等数据直接传输到后台,方便相关部门直接在后台调整水燃气价格、实时监控每块表的运行情况,再也不用挨家挨户上门抄表,同时也方便居民能直接在线上进行数据查询与付费。
而近两年物联网智能表的爆发,NB-IoT技术及产业链的成熟发展则是其中的关键。
以往的IC卡式、小无线远传式表,其信号传输稳定性差,在远程控制阀门和实时调价等方面也缺乏灵活性,尽管以2G、蓝牙等技术为主的物联网智能表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劣势,也仍存在不足。
一方面,2G网络的功耗较大,无法满足低功耗广域物联网应用的低功耗需求;另一方面,2G网络的穿透能力不足,有无法覆盖地下管网、地下室二层以及集装箱内部等缺点;而蓝牙作为一个短距离通信技术,其连接数和距离也是有限的,无法在低功耗广域物联网里面大规模部署。
但随着三大运营商加速押注NB-IoT网络建设,以“低功耗、广覆盖、大容量、低成本”为四大优势的NB-IoT技术和产业链日益成熟,同时与2G网络相比,NB-IoT网络所能承载的用户数可提升5到10倍。加之近年来我国逐步推动2G/3G网络的清频和退网,更是为NB-IoT在智能表计领域的应用破开了更大的市场缺口。
未来,随着NB-IoT智能表的广泛应用,也将为智能表的在线调价/支付、运维成本、网络化及自动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带来更大的便利。
打响全国智能水燃表改革战
目前,我国表计市场仍处于传统机械表和智能表共存的局面,并且水、电、气、热四大智能表的发展程度也各不相同。据行业相关证券报告数据,现今我国智能电表渗透率最高,超过90%;其次分别为智能燃气表和智能水表,渗透率分别约50%、30%;由于智能热量表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等北方15个供暖地区,且季节性较为明显,因此渗透率低。
电表行业在中国市场整体是比较特殊的,一些传统电表目前仍采用IC卡预付费的模式,PLC电力线载波技术在电力行业大量得到使用,有着更为成熟和深入的产业链布局。
在中国目前的智能电表领域,一些局部地区开始用尝试基于NB IoT技术的智能电表的试点。让传统电表行业推翻原有产业链十分成熟的商业模式,短期内从市场、用户需求和地方政策等方面来看,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现阶段我国智能表计行业的发展重心主要集中在智能水表和智能燃气表市场,这也是NB-IoT技术发展过程中落地最为迅速的应用场景之一。
这场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智能水燃表更换运动,给智能表计行业带来了多大的市场?
到2023年,我国智能水表和智能燃气表的市场规模预计将分别达到约211.6亿人民币、162.9亿人民币,合计创造出374.5亿人民币规模的智能水燃表市场。
虽然NB-IoT智能水气表市场还没有完全起爆,但它后续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基于相关行业数据,今年我国智能燃气表和智能水表出货量都将双双突破2000万台,相比去年各自刚刚迈入1000万大关的出货量直接翻一番。
在这块诱人的市场蛋糕面前,产业改革战一触即发。无数玩家蜂拥而至,但谁才是智能水燃表市场下最大的受益者?在供应链方面,上有紫光展锐、联发科、嘉楠耘智和芯翼信息科技等芯片供应商,相继开发低功耗、高性能的NB-IoT芯片及智慧系统;下有金卡智能、新天科技、秦川物联等制表厂加速研发和生产更先进的智能表计终端产品。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亦参与其中,不断扩大招标与合作,发布一系列智能模组及解决方案,逐步推动各地表计的排查与更新。在这场围绕一块小小智能表计的革新战中,智能芯片及模块的竞争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以智能燃气表为例,据头豹研究院数据,一个市场均价为270元人民币的智能燃气表,生产成本大约为220元,主要由基表、智能模块、原材料(阀门、皮 膜等),以及生产线折旧、人力投入等四大块构成。其中,除了基表、人力和设备成本外,集中器和控制器等智能模块的成本占比最高,约为50元人民币,占总成本的22.7%,其他原材料成本仅约10-20元人民币,成本占比低。
除了上游芯片及模组厂商竞争激烈外,下游制表厂市场的团战也同样打得火热。在传统表计市场,我国早已有一批实力深厚的表计企业,包括新天科技、宁水集团、金卡智能、三川智慧等,但在NB-IoT智能表计需求的冲击下,这些玩家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抢位赛。
激情团战的除了芯片和制表厂商,还有贯穿智能表计产业链始终的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自2016年以来,就一直在加码布局NB-IoT网络建设,并推动着智能表计行业的发展。
总的来看,这场自上而下掀起智能表计产业革新浪潮的抢位赛,不仅为传统玩家在新时代下的技术转型提供了新机遇,也为新玩家的入局开拓了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智能表计行业的发展并非只存在一种模式,尤其在行业不同的发展阶段,NB-IoT技术的涌入和渗透,一定程度上也为一些玩家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打差异化竞争提供了机会。以NB-IoT技术为主的智能表计市场的崛起,既给产业带来了大量的发展机会,也必将带来行业变局。
NB-IoT智能表计在落地过程中也存在两个难点。
一是NB-IoT网络覆盖的问题,国内运营商对NB-IoT网络的建设尚未像2G网络那么完备,仍需要运营商的持续投入;二是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需相关行业的企业不断花时间进行打磨和提升。
整个表计类市场,从芯片商到方案商、从模组商、各大表厂到燃气公司、水司等等,每个环节都需要通力合作努力创新,这样就可以推动整个市场和产业链的健康和良性的发展。
也许很难想到,人们生活中并不起眼的一个水表、燃气表也能掀起庞大规模的智能落地潮。在技术与政策的支持之下,目前智能表计行业已经步入发展快车道,随之而来的将是巨大市场空间的释放,以及愈发激烈的市场抢位赛。但归根结底,这个产业崛起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并非芯片及模组厂商,也不是制表厂、运营商,而是用户本身。
作为新基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NB-IoT技术在智能表计市场逐步落地、发展过程中所带给人们的价值,远比数百万颗芯片、数百套智能表计产生的经济效益多得多。未来,随着智能表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落地,相信人们一定能享受到更多技术进步给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便利。
资料来源:智东西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