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肉类提供品质保障 畜禽肉检测新国标正式发布
- 2021/9/6 13:16:55 17837
- 来源:化工仪器网
【仪表网 仪表标准】导读: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集中发布一批关于农副产品质量的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家禽养殖、肉类加工、果品质量分级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畜禽肉品质检测 近红外法通则》将于2022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标准进一步规范了肉类品质检测的近红外光谱法,提高了我国的肉类品质检测技术水平,为肉类质量安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肉类需求向质量型转变 检测技术要求提高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肉类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肉类消费需求一直在持续增长。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1980 年到2019 年,我国肉类消费总量从1062 万吨增长到9420.3万吨,目前消费总量超过欧盟和美国的总和。肉类产量已经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肉类产品还需要大量进口。而且就肉类人均消费量来说,我国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这意味着我国的肉类消费需求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在肉类需求增长的同时,我国消费者对肉类品质的要求也在提高。高品质的肉类不仅没有微生物超标、兽药残留等质量安全问题,在口感、营养价值等方面也比普通肉类更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价格超出普通产品的高品质肉类买单。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高品质肉类产品,例如各种本土品种黑猪猪肉等。产业的发展对肉类品质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准确对肉类产品进行品质分级,还要提高效率以满足快速增长的肉类消耗。同时高品质肉类产品更高的价格也会使一些不良商家采取掺假、替代等方式欺骗消费者,因此提高肉类品质检测技术也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措施。
新国标发布 规范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已经有了较多应用,例如可以用于食品中有毒有害成分检测、农药残留检测、食品种类和产地鉴别等。在肉类品质检测中,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定性和定量检测两方面都有非常好的表现。
在定性鉴别中,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准确识别肉类品种,快速进行肉类品质分类,还可以溯源肉类产地,防止不良商家利用特色产地品牌虚假宣传。在定量检测中,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对蛋白、脂肪、水分、挥发性盐基氮等肉类常规化学成分的定量检测,相关的标准有NY/T 2797-2015《肉中脂肪无损检测方法 近红外法》等。除此之外,近红外光谱技术还可以检测肉类产品的剪切力、持水力以及pH值和颜色等参数,为肉类品质分级提供更详细的数据。
《畜禽肉品质检测 近红外法通则》规范了肉类品质检测近红外法的技术原理、仪器要求、关键环节一致性要求和评定方式等。在按照已有标准建立预测模型的同时,重点开展针对有效检测部位与采样部位同源性,光谱采集的准确性、稳定性的规范要求,解决了已有标准存在的一些问题,完善了肉类品质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
编辑点评:传统肉类理化检测方法存在耗时长、有污染、同时测定的样本有限、需要使用大量化学试剂等问题,而近红外光光谱检测技术可以无损检测、检测速度快、效率高,更适应畜禽肉类生产加工产业发展的需求。《畜禽肉品质检测 近红外法通则》的发布不仅为肉类品质检测提供了更好的检测方法,也将为食品检测行业带来改变。传统理化检测仪器将逐渐淘汰,近红外光谱仪器的需求将大量增加。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