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地震监测新突破 借助人工智能可1秒内精准估算地震震源机制参数

2021/3/12 9:29:53    21288
来源:化工仪器网
摘要:中国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同时还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
  【仪表网 仪表下游】中国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同时还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在我国现代史上,1976年的唐山地震、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都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惨重的人员伤亡更是为太多人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地震破坏性强,加之我国现代化、城市化不断加快,城市建筑物的规模、高度都逐渐增加,人口密度也越来越大,一旦发生地震,救援难度只高不低。而更令人绝望的是,地震具有瞬发特点,我们无法提前太多时间预测并进行转移。与此相应,有效对地震进行监测预警是好的防御手段,能大大减少地震带来的伤亡和损失。
 
  据了解,根据地震预警时间和人员伤亡关系的理论预测,提前3秒预警,人员伤亡比将减少14%;提前5秒,伤亡比将减少22%;提前15秒,伤亡比将减少53%。也就是说,我们能抢到多少地震信息与地震波传播之间的时间差,直接关乎群众逃生求救效果。为此,我国在地震监测和预警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近日,我国在监测地震的相关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张捷教授课题组在监测地震、应用人工智能实时估算地震震源破裂机制参数领域取得了进展——地震发生后,借助人工智能可在1秒内准确估算出震源机制参数。
 
  据了解,从多台地面地震记录反推地震震源机制是监测地震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从地震记录推算地震震源机制是个计算耗时的过程。也正是因为如此,目前世界各地地震监测台网在地震速报信息里只有发震时刻、震级、地点和深度,不包括震源机制参数,一般地震发生几分钟或更长的时间后才会报出震源机制参数。
 
  课题组应用完备的理论地震大数据训练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完善了该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效地解决了这个复杂计算问题:地震发生后,实际地震数据进入人工智能系统,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准确估算出震源机制参数。
 
  如今,大量实际数据测试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了该领域的重要突破。相信这一技术能在今后的地震预警和抢险救灾中发挥功效,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做出贡献。
 
  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
 

全部评论

上一篇:各地智能制造发展硬举措之新动向

下一篇:提前预测岩石滑坡 瑞士用上无人机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