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表网 仪表产业】2020年9月25日,首届外滩大会把一项新的遥感技术带上了热搜榜单——拿着手机,绕地走一圈,解决银行了解农户资产难的问题。据悉,卫星目前已经能识别水稻、小麦、花生等多种作物,准确率达到90%以上。
隐藏着巨大能量的“遥感技术”又被挖出了一角,让人不禁想起Grand View Research的一项研究预测,到2027年,遥感技术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多亿元,且自2020年开始符合年增长率将接近12%。
在如此庞大的市场架构中,遥感技术在环保领域展现的“十八般武艺”会占多少呢?
尾气排放
遥感技术已经直接运用于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领域,道路机械和非道路机械均有覆盖,通过遥感和黑烟抓拍,推广非现场方式监管。各地应用的反馈显示,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数据联网更是实现了信息共享,便于跨区域的联防联控。
危废倾倒
据悉,广东省中山市已经搭上了高分一号、二号卫星,打击危险废物违法倾倒行为。这也是市生态环境局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的方式开展航拍监控,城市施工裸地、无序堆放垃圾渣土、城镇绿地变化等现状的不同色块标识,清晰易查,还支持实时定位。
垃圾违规堆放
这也是目前遥感技术涉及较普遍的一个环保领域,尤其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的掌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动态监测和分析能够时刻提供数据,便于定位和及时采取清理行动,整治垃圾乱堆乱放行为。
裸地监管
裸地是扬尘污染的高发地段类型,利用遥感技术辅助扬尘污染治理,更精准,效率更高。据悉,北京目前已经能利用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数据,极尽快速地进行遥感“扫”测,从而更好地切断PM2.5中颗粒物的来源渠道,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
黄河摸底
一条黄河贯穿九州,如何彻底排污污染状况,遥感技术、无人机航拍等帮了大忙。无论是排污口的排查,还是污染源清单制定,沿岸生活废水入河情况,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等,都能在遥感技术的协助下,“精准丈量”,厘清各类数据。
自然保护地
卫星中心自然生态遥感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2020年7月,已经开展了8次自然保护区、3次省级自然保护区、1次国家公园、1次长江经济带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累计发现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疑似问题线索94万多条。
诸如此类,本文也无法尽述遥感技术在环保领域展现的“十八般武艺”,但其影响力毋庸置疑。据自然资源部刚刚发布的《自然资源部卫星遥感应用报告(2019年)》显示,我国自然资源卫星观测体系持续完善,卫星数据获取能力大幅提升。
2019年,生态环境部曾发布过《关于开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在天津、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浙江、陕西、甘肃、青海等8个省(区、市)和山东济南、江苏泰州、山西运城等3个地级市开展试点工作,截至2021年8月。
通知称,开展试点工作旨在加快构建生态环境遥感调查、监测与评估体系,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探索推动构建国家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体系,为全国开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应用提供示范经验。
新业态,新挑战,遥感技术踩着环保发展的“鼓点”,融入了更深层次的时代乐章中。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