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中国热量表,激荡二十年,谁主沉浮?

2020/1/3 8:58:04    22191
来源:环球表计
摘要:为了节约能源,对集中供热的民用建筑实施用热量表计量收费,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欧洲。
  【仪表网 仪表产业】为了节约能源,对集中供热的民用建筑实施用热量表计量收费,就范围而言,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欧洲。中国是在二十年前,开始在少数地方使用进口的热量表进行试点。当时号称世界大的热量表生产商—法国的斯伦贝谢公司,通过免费赠送和低价提供的方式,参加了中国近10个热计量试点。1998年,在政府管理部门和供热企业的要求下,中国城镇供热协会与斯伦贝谢公司北京办事处合作,编印了《热量计量收费欧洲经验汇编》。中国热量表技术的系统研发,是建立在学习欧洲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的。就此意义而言,中国热量表的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二十年的时间了。
 
 
  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热量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五年(1998-2002)期间,中国热量表奠定了自己的技术基础;第二个五年(2003-2007)期间,中国热量表在走向市场及应用的过程中,经历了严酷的考验;第三个五年(2008-2012)期间,中国热量表在迅速的发展中,进一步发现了问题,也逐渐明确了方向;第四个五年(2013-2017)期间,向智能化、网络化,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发展;第五个五年(2018-2022),“人工智能”、NB-IOT、物联网等新兴事物进入。
 
  01
 
  第一个五年
 
  (1998-2002)期间,中国热量表奠定了自己的技术基础
 
  2000年二月十八日,建设部发布了“76号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明确了“鼓励发展分户热量计量技术与装置”和“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量计量装置”,吹响了供热计量改革的号角,促进了中国热计量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在此期间,中国生产、经营热量表的企业已超过了63家(2002年6月不完全统计)。地区分布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山东、辽宁、河北、江苏、浙江、广东、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内蒙、深圳等16个省、市、自治区。分布比较集中的北京,天津、山东三地超过了32家,约占总数的50%;这些企业中与国外的热量表专业公司合资、合作或作为经营代理的大约有15家,大约占总数的24%,中国的热表生产企业大部分是民办中小企业,大约占70%。
 
  同样是在2000年,在建设部的主持下,《热量表》标准在我国制定。标准制定过程结合了我国热量表研制、生产、使用的情况,参照了欧洲热量表标准(EN1434)和法制计量组织的R75号建议(OIML-75)。当时中国的热量表企业几乎大多数都直接或间接参加了编制或讨论;西门子楼宇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丹佛斯公司的专家参加了起草,编写工作。整个编制工作过程其实是一个对欧洲热量表相关技术的认真学习和深入理解的研讨过程,对国内开发、生产热量表的企业单位起到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的作用。
 
  继建设部2001年2月5日发布、6月1日起实施《热量表》标准(CJ128-2000)之后;2001年12月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225-2001)-热能表》,并规定2002年3月1日起实施。这两个国家标准和规程,都是以当时新的标准为参考和依据的。中国的热量表生产企业,都必须面对,并经受国家技术标准的考验。与此同时,原来一些技术条件差的中小民办企业,也纷纷主动寻求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合作,提高自己热量表产品的技术水平。
 
  至此,中国的热量表从法制概念上,建立了关于生产标准和检定系统,质量保证和技术监督的体系;热量表生产企业必须按照有章可循的国家技术标准开发生产热量表。中国热量表奠定了自己的技术基础。
 
  02
 
  第二个五年
 
  (2003-2007)期间,中国热量表在走向市场及应用的过程中,经历了严酷的考验
 
  此阶段中国生产、经营热量表的企业曾超过了100家,甚至国内一些著名的大型企业,包括吴忠、华立、正泰等仪表集团公司,也曾不同程度的直接进入、积极关注或参与热量表这一新兴产业。但几乎所有的热表企业领导,都处于焦虑之中—因为市场未能达到预期的那样大,付出的投资长期未能收回,或者还不能不考虑:售后发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做出的产品能否经受长期的考验?改进发展所需的投资如何筹措?以热量表为单一产品的企业更压力沉重,甚至已有“骑虎难下”的感觉。为数不少的新企业浅尝辄止,老企业黯然退出了热量表这一领域。
 
  与此同时,欧洲有关专业公司大举进入中国热量表这一新兴产业,在中国宣传、销售、合作生产热量表及其部件的外国公司,达到17家以上。丹麦卡姆鲁普公司率先将超声波流量计用于户用热量表,取得了突出成绩。在超声波热量表领域里有着超过20年生产经验的德国兰吉尔公司,专门开发设计了适用于中国的新一代超声波热量表,大量、直接进入中国市场。
 
  在此期间,中国热量表企业出现了巨大的动荡和分化,既有消退,也有新生。例如:早(1999.1—2003.12)在国家经贸委立项、建设部主持的《国家技术创新项目——供热采暖控制计量收费系统》中承担任务的6个企业单位中,4个先后退出了这一领域;许多曾经是、的企业,令人遗憾地销声匿迹了。但是,更有一些企业家具有远见卓识,他们知道:中国在能源资源紧缺、“节能”已经成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的情况下,积极推进实施供热体制改革,推行按热量计费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的。2006-2007年的低潮时期,南京迈拓智能仪表有限公司着力提高了质量技术水平,北京添瑞祥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不断开拓进取,山东力创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研发成功并批量生产超声波流量测量集成电路芯片的企业。
 
  03
 
  第三个五年
 
  (2008-2012)期间,中国热量表在迅速的发展中,进一步发现了问题,也逐渐明确了方向
 
  此期间伊始,2008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颁布施行。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对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分步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热量收费的制度。新建建筑或者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当按照规定安装用热计量装置”。至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热量收费被纳入国家法律体系。
 
  在此期间,热量表作为实施城市供热体制改革,推行按热量计量收费的关键设备,迅速膨胀式地进入市场。2010年,中国的供热计量仪表企业迎来了发展上空前巨大的市场高峰,全国销售的热量表从此前的几十万套;一跃超过250万套;2011年,中国生产和销售热量表超过300万套。突出的特点是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基础优良的大、中型企业,进入热计量仪表这一产业。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重庆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林节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还有例如:水表行业著名的上市公司江西三川水表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智能表及系统行业的上市公司河南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拥有热量表和智能恒温阀技术的合肥瑞纳表计有限公司等等,他们的加入给中国的热量表行业注入了强大的资本和技术力量。
 
  在此期间,中国的热量表企业数量又迅速膨胀,达到了200家以上。其中包括了并不具备必要的技术基础条件,仅只是把别家的产品拿来贴牌就作为自己产品的一些公司。还有采用其它并不成熟,但似乎投资少而见效快的热计量方式,作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一批新的企业。企业素质鱼龙混杂,也成为此期间的特点之一。
 
  04
 
  第四个五年
 
  (2013-2017)期间,向智能化、网络化,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发展
 
  中国供热计量系统的发展趋势将是实现“热量计量、供热控制、热费收缴、和能效管理”全套功能的智能化、网络化系统。中国供热计量改革仅靠传统概念的热计量仪表企业是无法完成的。在中国,实施热计量收费的前提、第一步是节能建筑改造;进一步要求是热力公司才能解决的,因为分户计量、调控导致的供热系统必须适应改变的一系列供热系统、装置、和相关技术问题;以及实施相关的能效评估、收费财务系统等等大量系列化的,包括软、硬件的工作。因此,特别需要不仅能生产包括热量表在内的热计量工程所需的全套仪表配件装置;还能被供热单位认可或密切合作的公司,能够提供在进行科学的热量计量同时,实时反馈用热管理信息、协调供热管理控制,以及有效实施热费收缴等全系统技术服务(包括所需软、硬件产品)。中国已经有几家这样的在热计量或者供热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源技术工程服务公司,代表了热计量仪表企业的发展方向。
 
  其中,吴忠供热公司与艾科技术从2014开始展开战略合作,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供热运营管理中,打造供热信息化平台,通过建立热网自动控制系统、供热信息管理系统、用户室温监测系统、智能客服系统、微信等,对供热管网能耗、室内外温度、用户需求热量等进行大数据分析,进行实时监控、调节,实现了供热运行自动化、供热平台信息化、供热服务智能化的吴忠供热模式。
 
  05
 
  第五个五年
 
  (2018-2022)期间,“人工智能”、NB-IOT、物联网等新兴事物进入
 
  2019年5月,丹佛斯集团在中国发布Leanheat人工智能供热管控系统。Leanheat人工智能供热管控系统应用人工智能、窄带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是中国供热行业基于人工智能平台的区域供热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对整个热力管网的控制,支持中国供热行业实现清洁化、智能化,助力行业转型升级。早在2018年4月,丹佛斯集团就同中新天津生态城旅游区达成“中丹共建中新天津生态城旅游区绿色能源系略合作协议”,双方以碧桂园社区为试点,着力建造人工智能控制节能示范项目,提高生态城旅游区域能源利用效率。在国内经过前期的试点、小批量现场项目的验证,Leanheat人工智能供热管控系统已经具备了大范围实际应用的条件。
 
  中国的热量表企业在二十年的艰苦奋斗的历程中,为中国供热计量改革事业做出了贡献。中国供热计量改革从逐步发展到全面推开,截止到2016年底,城镇集中供热计量装置安装面积达19亿多平方米,累计安装供热计量装置数量达2000万台(套)以上。
 
  中国的热计量改革有迫切的客观需求,有力的政策支持,巨大的市场潜力,勤奋的科技人才,还有一批具有战略思维和雄厚实力的企业家们。作为发展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供热计量改革必定会像欧洲一样,在发展中取得成功;中国的热量表企业必将为中国以至世界的节能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全部评论

上一篇:身负重任 力图革新 球磨机行业向更好的未来发展

下一篇:京张高铁开通运营 我国智能化铁路时代来临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