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自治式水下机器人在南海北部开展试验性应用

2017/7/24 15:22:06    14354
来源:新华社
摘要:7月24日,我国自主研发的自治式水下机器人“探索”号,在南海北部开展试验性应用,预计水下作业时间20小时。
  【仪表网 仪表下游】7月24日,我国自主研发的自治式水下机器人“探索”号,在南海北部开展试验性应用,预计水下作业时间20小时。
 

 
(图片来源网络)
 
  7月24日上午8时,在“科学”号远洋综合科考船的后甲板上,科考队员做好了“探索”号下潜的所有准备工作。“探索”号像一条大黄鱼一样静静停在甲板上,长约3.5米,宽和高约1.5米,四个红色鱼鳍状的螺旋桨装置分别位于它的“鳃”部和靠近尾部的位置。
 
  船舶抵达指定位置后,科考队员拉紧止荡绳,甲板上用于起吊大型装备的A架缓缓将“探索”号吊起,A架向外摆出船舷,并将“探索”号缓缓放入水中,科考队员抽掉缆绳和止荡绳,机器人开始自主下潜。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宏宇介绍,“探索”号进入水面后就和母船之间没有缆绳连接了,在水下按照预设程序自主工作。在试验性应用中,“探索”号将在水下工作20小时,前10小时对地形进行声学扫描,范围大概是4000米×2000米,后10个小时进行光学拍照,航行速度稍微慢一点,范围大概是600米×300米。
 
  据了解,此次“探索”号对南海一冷泉区进行较大范围调查后,科考队员将确定有精细研究价值的点,再用“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开展精细调查和作业。自治式水下机器人和遥控无人潜水器的区别是:自治式水下机器人无缆,调查范围较大;遥控无人潜水器则和母船之间有缆绳相连,可搭载作业设备较多,擅长开展精细调查和作业。
 
  “科学”号正在南海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2017年南海综合考察航次,“探索”号是此专项下,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制的水下自治式机器人,大作业深度可达4500米。
 
  (原文标题:“探索”号水下机器人在南海开展试验性应用)

全部评论

上一篇:传感器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热度持续升温

下一篇:“海上风电场送电系统与并网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