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网 仪表深度】日前,一条“中国终于攻克圆珠笔难关,制造出圆珠笔头”的消息刷爆网络,这个被总理念念不忘、中国制造业的多年“心病”,时至今日,终于被太钢集团“治好”。中国的圆珠笔头也终于等到可以骄傲打上“中国制造”的一天。
然而,高兴之余,因为小小圆珠笔头而引发的关于中国制造业窘境的思考,却是当下更耐人寻味的问题。
有数据显示,中国制笔企业有3000多家,年产圆珠笔量高达400多亿……不论是从哪一个方面来看,中国都是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然而,在这些耀眼的数据背后,却是核心零件依赖进口、以次充好、伪劣情况泛滥的尴尬境地。
更让人忧心的是,这不仅仅是我国圆珠笔行业的“特性”,也是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共性”。
制造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作为支柱性产业,它是推动供给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放眼近几年中国制造产业的发展情况,表面上呈现出的可喜势头的确令国人大为振奋。然而,核心部件难以国产化也是不争的尴尬事实。比如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核心技术和零件仍旧依赖进口,部分领域的进口率几乎达到100%。单纯追求“以量取胜”而不打通科技的“任督二脉”已经成为包括仪器仪表在内国产制造业的大硬伤。
我国是世界大发展中国家,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以量取胜”这一安逸的发展方法成为长期“霸占”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模式,甚至成为某些企业的“制胜法宝”。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以量取胜”已经无法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必然是以加强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含量为主流的发展方式。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硬伤犹在,但好在针对相关问题的“疗伤”也从未停止过。
以圆珠笔产业为例,为了给圆珠笔头打上“中国制造”的烙印,早在2011年科技部就已启动“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攻克技术难题。从立项到攻克,小小圆珠笔头这一关我们走了五年。虽然有点迟,但振奋人心的作用却丝毫不减。
同样的,为了提高我国制造行业的竞争力,在2015年,我国正式印发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并在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从圆珠笔头到“中国制造2025”,每一项新突破问世的背后,都有着一个不为人知且充满艰辛的“马拉松长跑”。但也在“马拉松长跑”的可贵坚持中,看出我国发展制造业的决心和动力。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