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的未来在于破除“弃风弃光”顽疾
- 2016/6/6 16:36:36 12689
- 来源:央广网
记者:现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鼓励使用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成了常识。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我们每天用的电大多还是火力发电。这不是因为风电、光伏发电太少,而是因为大量清洁电力并不了网,所以被放弃了,这就是业内人士常说的“弃风弃光”顽疾。
顽疾有多严重?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去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3297万千瓦,创历史新高,但另一方面“弃风限电”形势加剧,全年平均弃风率15%,同比增加了7个百分点。光伏发电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去年我国是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大的国家,但部分西部省份的弃光率高达31%,这是多年来都没能得到解决的问题。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中国能源网信息官韩晓平分析,它之所以成为顽疾,根本原因是消纳问题没有解决:一方面风电、光伏发电间歇性发电的特征导致了供需的不匹配;另一方面这类新能源发电相比火电缺乏成本优势。
韩晓平:光电、风电有不确定性。另外,我们的风电价格比煤的价格高出不少。
记者:在韩晓平看来,目前电力市场整体不景气,火电装机规模仍在攀升,短期内只能通过保障性收购的方式促进风电、光伏发电的就地消纳,因此国家发改委发文公布了风电、光伏发电重点区域的低保障利用小时数,确保这些电量以高优先等级优先发电等。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认为,这项措施对于缓解“弃风弃光”现象有积极意义,但是只能起到托底的作用。
周大地:一方面就是确保它们起码可以上网,但是另一方面只能保证所谓的规定电量。
看来,通过保障性收购的方式并不能根除“弃风、弃光”的顽疾。还有什么办法呢?这就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第二个文件有关了。文件的标题是:《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被业内称为未来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路线图。
记者:表面上看,这个行动计划会让人产生疑惑。文中提到,未来要形成200-300米高空风力发电成套技术,战略方向之一是发展大型风电关键设备;太阳能技术方面,要掌握50MW级塔式光热电站整体设计及关键部件制造技术等。这看起来似乎有扩大风电、光伏发电产能之势,但这是否会加剧“弃风、弃光”问题呢?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认为,技术创新不但不会加剧“弃风、弃光”,反而会降低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成本,促进消纳。
另外,行动计划还涉及能源互联网、现代电网、储能技术等重点领域,并提出到2030年建成完善的能源技术创新体系,技术水平整体达到先进水平。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从长远考虑,通过系统的技术创新降成本、补短板,才是解决“弃风、弃光”现象的根本之策。
林伯强:要长期解决“弃风弃光”的问题还是要靠技术创新。
一方面是弃风弃电的顽疾亟需根除,另一方面火电装机规模仍然在不断攀升,煤电产能过剩的情况让人担忧,其实发展清洁能源也是一个腾笼换鸟的过程,只有化解煤电产能过剩,才能为新能源发展腾出空间。对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陈俊峰进行了分析与评论。
李俊峰:关于这个问题,技术创新是关键,但是大的问题还是观念和体制创新,过去都在用煤炭,后来大家用天然气,现在大家转向新能源,大家都要进行新能源革命。
中央今年大体上要有1亿到2亿千瓦的煤电机组改成调峰机组,另外,我们也要从体制和机制着手,消纳是每一个地方共同的责任,所以我们还是要通过电力体制改革,把各个地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特别是在东部地区消纳可再生能源,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甚至包括水力发电等。
总而言之,我们要通过电力体制改革,打破我们区域僵化的消化体制,让煤炭降下来,为能源转型腾出空间,否则,科技技术的进步也解决不了“弃光弃风”问题。
记者:现在生态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煤电的污染严重谁都知道,如今国家的电力改革在不断深入,今年煤电联动机制也再次重启,但是还是挡不住各地上马火电装机组的热情,您怎么分析煤电产能过剩背后的种种原因?
李俊峰:因为地方只要建一个煤电,GDP马上就会被带动起来,所以它们不愿意使用另外一个地方的风电。因此我们要诚心实意的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从绿色发展、环境保护的角度把环境指标提上来,真正实现环境保护的优先而不是GDP的优先。
(原标题:专家:降煤电、化产能新能源才有出路)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