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
- 2015/11/1 12:19:14 13893
- 来源:界面
机器人毫无疑问地成为近期热的话题之一,许多人被谆谆告诫,“如果你从事的是程式化的工作,你很可能就要被取代了。”这样的警告已经不是次了。早在2011年,国内机器人密度已达到每万人21台。它们能干什么呢?在汽车业、3C行业、金属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六轴通用机器人早已成为主角,打磨、搬运、装配,它们可干得一手漂亮活。
听到机器人的上述“手艺”,或许你觉得可以松一口气了:离机器人取代我的工作还远着呢!而实际上绝非如此,因为我们要谈的概念是——人工智能。
六轴机器人听起来既不酷,也不够智能;但银幕上的智能机器人不仅是功能性的,而且还能识别情绪并与人沟通。当把机器人置换成人工智能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难以想象的事情都已经被实现了。智能手机已经让人机交互很容易完成,而下一个切入口,可能就在于语音行业。
强人工智能来了
能够识别人类情绪的人工智能,听起来可是够酷炫的,问题是,它离我们还有多远?当我们这样提问时,其实人工智能思想家已经想到了人类灭绝和永生的问题,它的前提,是一种超人工智能(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牛津大学哲学家、人工智能思想家尼克·博斯特罗姆(Nick Bostrom)把超人工智能定义为:它们“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比聪明的人类大脑还聪明很多,包括科学创新、通识和社交技能”。
我们很难理解这些超人类的想法。在此之前,比较好理解的概念是,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前者意味着擅长单方面任务的人工智能,比如可以在象棋上击败对手;后者就是我们理解的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了。按照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教育和人类发展教授琳达·高特弗雷德森(Linda Gottfredson)教授的定义,它是“一种宽泛的心理能力,能够进行思考、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理解复杂理念、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等操作”。
2013年,博斯特罗姆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该调查涵盖了数百位人工智能专家,问卷的内容是:“你预测人类级别的强人工智能什么时候会实现?”
调查结果如下:乐观估计中位年(强人工智能有10%的可能在这一年达成):2022年;正常估计中位年(强人工智能有50%的可能在这一年达成):2040年;悲观估计中位年(强人工智能有90%的可能在这一年达成):2075年。
由此可见,即便是按照悲观的估计,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有可能在余生看见它的出现。这对于普通人来讲,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对于专家来说,这样的结果甚至唾手可及。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偏差?
我们想象一个机器人,多是基于场景来判断。比如我有一个机器人女朋友,它能准确地识别我的情绪,我说“我要走了”,它知道是反话;我生气不说话的时候,它又知道怎么哄我。它还会有情绪的表露,让我觉得自己深陷热恋之中。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吧?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语言。为什么说语音行业是下一个切入口呢?因为人机交互首先由语言来进行,这再理所当然不过了。你让一个机器人瞬间算出十位数乘法,这很简单;但是,你要让它听懂人话?人类中有很多个体还做不到呢!情商低的人通常不善解人意,人际之间便经常有误会。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