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风口”的思维变革
- 2015/8/14 11:43:51 33044
- 来源:《能源评论》杂志
能源企业需要借助其他产业的技术突破,引入新的经营理念与产业发展思维,形成能源 格局,构建能源互联网,在产业变革中顺势而为,才能在产业价值链重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核心优势。在这一过程中,能源企业需要具备三种思维。
平台思维
建立统一的分布式能源运行运维及电力交易平台,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通信支撑平台,建立政府、能源企业及产业相关方互动的电商平台,是推动能源 发展的三个关键。
首先,只有建立统一的分布式能源运行运维以及电力交易平台,才有可能良好地解决分布式能源的并网、输送、消纳问题。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分布式能源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用户分布式终端的电能、热能生产相对分散,自然状态下无法发挥聚集与互补利用优势。在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方面走在前列的浙江嘉兴通过建立分布式光伏一体化运营服务平台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难题,该平台利用先进的控制与能源管理技术,可以将用户终端分散的能源生产进行综合集成。基于对光伏组件的实时监测与统一调度,平台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及时的运维服务,还可以满足用户对多余电量的入网交易需求,从而解决了弃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光伏发电利用率。
目前,浙江嘉兴的光伏发电量已经占电能消费总量的10%左右。此外,该平台可以为政府提供数据分析、行业分析、产业发展监测服务,政府发布的各种补贴政策也可以通过平台同步送达用户、投资商及运营商。
其次,信息通信平台对于提高能源利用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配电网自动化、智慧城市建设中,安全、经济、可靠的专用信息通信网络是前提。借助集成测量感知技术的通信网络,可以实现对能源供应网络故障的快速定位与隔离,提高供能可靠性;也可以实现用户与能源供应商的双向互动,在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做到能源利用效率大化。
此外,搭建针对能源行业企业专门的电商平台,以及能源企业与其他行业企业交流、分享的跨产业互动平台,对于促进能源行业发展、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的落地也是十分必要的。
服务思维
在互联网时代,端到端的直接系统服务成为可能,能源消费过程中的用户体验得以大幅提升。服务和用户体验成为互联网时代能源服务的实质。
借助的通信网络与智能化控制中心,用户可以与能源互联网进行及时、公开互动。在这种情况之下,用户不再是被动的能源接受者,而是站在一个与能源供应商平等的位置上,为改善供能质量与效率进行对话。
在能源供应商方面,通过智能电表、智能家居等终端可以实现对用户能源消费数据的采集,利用大数据技术完成海量数据的筛选、分析及挖掘,终实现数据驱动的能源供给,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用能需求。在用户方面,基于智能家庭能源中心,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机顶盒等多种方式随时查看历史用能信息、能效分析、能耗等级等信息,并可以获取大数据分析平台推荐的用能优化策略,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互联网生态思维
传统的能源行业是一个相对封闭、系统庞杂、行业内部分工相对明确的产业,能源 的发展将打破这种传统的产业格局。
能源供应可靠性方面的更高要求,更加难以预测的双向网络等等,这一切都对能源行业传统的营运模式提出了挑战。在产业发展中引入互联网生态思维,基于共享价值链理念,充分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建立能源生产、消费、投资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效的能源产业优化发展路径。
共享价值链,即是以企业内部上下游拓展或者建立产业同盟的方式,将能源产业链上各相关方整合在一起,协同推进产业的整体性发展。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分别确定各自应承担的功能,各环节共同分担、参与并形成利益上的共享,终服务于能源供给效率的提升。比如能源产业内部生产、运维、销售体系的整合,有助于提升产业的运行效率与结构效率;能源 互联网整合,能源供应商可以利用互联网企业扁平化的服务体系,直接与终端消费者互联,有效减少信息传导和服务递送的层级;能源 金融整合,成立能源 基金,不仅可以为社会资金提供安全稳健的投资渠道,还可以助力能源热点项目的建设。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