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GE组建全新事业部,背后隐藏了什么?
2014/1/16 10:05:05    6775
来源:仪表网
摘要:2008年的金融危机如同潜伏在深海处的海啸,突然之间袭击了经济,航运业和造船业更是因此而哀鸿遍野,至今不见太大的好转。在这样的背景下,GE为何又要高调的组建这一新事业部呢?或许,正如一些专家所预测的那样,中国船舶行业还需要很多年才能够化解严重的产能过剩。然而,在GE眼中,船舶行业的转折点可能已经到了。
  导读:,2008年的金融危机如同潜伏在深海处的海啸,突然之间袭击了经济,航运业和造船业更是因此而哀鸿遍野,至今不见太大的好转。在这样的背景下,GE为何又要高调的组建这一新事业部呢?或许,正如一些专家所预测的那样,中国船舶行业还需要很多年才能够化解严重的产能过剩。然而,在GE眼中,船舶行业的转折点可能已经到了。
 
  仪表网讯   2013年12月3日,上海,中国海事会展。四、五位来自GE不同部门的高管罕见的齐聚一堂。这其中包括GE电能转换事业部执行官乔•马基诺、GE船用燃气轮机推进系统副总裁布莱恩•鲍辛格、GE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区总经理黄克强、GE运输集团产品经理索林格等。
 
  过去,他们分属GE不同的部门。而今天,他们聚集在海事展GE新闻发布会上只为对外宣布这样一个消息:GE成功的组建了新的事业部——船舶与海洋工程事业部!
 
  2008年的金融危机如同潜伏在深海处的海啸,突然之间袭击了经济,航运业和造船业更是因此而哀鸿遍野,至今不见太大的好转。在这样的背景下,GE为何又要高调的组建这一新事业部呢?
 
  海工市场的临爆点?
 
  “整个海事行业是分领域的。有一些领域和产业确实是不太景气,特别是商船领域。但是海洋工程这一块还是非常不错的,特别是我们参与的一些中国的海工项目,我们觉得这样一种增势会继续下去。”GE相关负责人说道。
 
  原来,GE这一新组建的部门不仅包含着过剩严重的一般性船舶行业,还包含着正在崛起的海洋工程行业。
 
  正如工信部在2012年4月出台的《海洋工程装备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所描述的那样:“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面对海洋资源开发这一不断成长的新兴市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的发展相关装备、加快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取向。”
 
  其它国家的情况暂且不谈,在这一规划中,到2015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目标是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市场份额达到20%;2020年,年销售收入要达到4000亿元以上,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市场份额达到35%。另外,摩根士丹利基金也认为,“中长期来看,中国国内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空间广阔,行业进入景气高峰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不少船舶企业以及像华彬集团(红牛母公司)这样的业外企业也纷纷杀入了这一领域。GE无疑也盯上了这一市场。在此之前,GE已经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深耕了多年,只不过所有业务都是分散在若干个部门中。
 
  “今天坐在这里的同事都是来自GE不同的部门,我们可以把不同的技术整合到海事上,而这也相当于14年前我们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做法。”GE船舶与海洋工程事业部总经理安承凡在发布会上说道,“当时石油天然气也和现在的海工一样是比较小的产业。终通过我们多部门的支持,才有了今天的发展。”
 
  如安承凡所言,14年前GE的石油天然气业务占总收入的比例很小,而如今已经成长为了GE的一大业务集团,并在2012年为其贡献了152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此次发布会上,GE虽没有公布其在海工业务上的明确目标。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以GE千亿美元销售收入的身段来说,其组建全新海工部门无疑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市场潜在规模足够大!而且,临爆点或许就要到了!
 
  船舶行业的转折点?
 
  如果你认为GE成立这一新的部门只是简单的盯上了海工市场,那么你多少有点小觑GE了。正如这一新部门的名字那样,GE的野心同样在当下“已经过剩”的船舶行业。
 
  那么,GE看到了哪些不一样呢?
 
  “商船方面,如果我们不考虑LNG船只的话,确实有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你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90%的交易量是通过船舶来运输的。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船舶市场也会实现增长。”GE相关负责人说道。
 
  或许是一种巧合,中国海事展还没结束,航运业重要的阴晴指标——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就攀升至2237,创下了近三年来的新高。看得出,GE还是非常看好船舶行业的未来,BDI的新高似乎也预示着航运业已经开始触底反弹。
 
  然而,与航运业已经表现出一些乐观迹象不同,船舶行业眼下却仍然处在巨大的过剩中。那么,除了看好整个船舶市场的未来,GE此时此刻又看到了什么商机?
 
  从船舶业发展趋势上看,过去几十年,船舶行业正逐步从欧美转移到日韩和中国。在业内人士以及GE看来,当下造船业的过剩也加剧了这种转移。“在远洋船舶中韩国占了43%的市场份额,中国只占15%。正是由于这种差距,我们觉得中国的整个造船业能够有一个巨大的发展,GE希望能够跟中国一起去开发这个巨大的市场。”
 
  而根据Clarkson和摩根士丹利的调研以及GE公司的内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包括海洋工程与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舶在内的高价值、高技术船舶的市场占有率只需提高1%,到2020年整个行业就有望实现累计收入增长400亿美元。此外,如果行业转型能够推动高价值船舶的市场占有率提高5%,到2020年中国即有望实现累计收入增长2000亿美元。
 
  也就是这个原因,GE格外的看重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此次,GE船舶与海洋工程事业部的总部就是设立在造船业大国韩国,同时还能够很好的辐射中国。
 
  “到2020年,中国造船企业会有三分之一倒闭,三分之一成功转型,三分之一走出危机。”同样是在海事展上,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圣坤如此说道。
 
  在“哀鸿遍野”的中国船舶市场,GE做了些什么呢?
 
  GE似乎已经迫不及待的要采取行动了,除了组建全新事业部外,GE在中国市场已悄然展开布局,且动作频频。
 
  早在2013年7月15日,GE就宣布将和船舶行业的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共同建造一批容积达17.4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其中GE将为这批船提供电力推进系统。
 
  而在海事展上,GE再次宣布将和船舶行业的另一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开发燃气轮机驱动的LNG运输船,其中GE将主要提供作为动力系统的燃气轮机。“GE作为技术方面的者,我们的专业技术可以帮助中国企业进一步转型,从而进入船舶与海洋工程的领域。”安承凡说道。
 
  或许,正如一些专家所预测的那样,中国船舶行业还需要很多年才能够化解严重的产能过剩。然而,在GE眼中,船舶行业的转折点可能已经到了。

全部评论

上一篇:2014年我国能源工作方向计划详细解读

下一篇:中国石化苯乙烯生产技术步入“节能二代”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