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器质量堪忧 技术指标不符行业标准
- 2011/3/1 11:13:04 4801
- 来源:仪表网
摘要:
据悉,目前除人为制造“鬼秤”、计量不准等突出问题外,电子计价秤本身也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不合格、技术指标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现象。相对于作弊的“鬼秤”而言,电子计价秤本身的质量问题似乎没有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质量合格”与“计量准确”两大关键性问题,它们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呢?笔者为此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采访。
质量不合格影响计量准确
43家企业生产的43种产品中,不合格产品为17种,合格率为60%。这是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公布的2009年电子计价秤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本次抽查依据推荐性国家标准《电子台案秤》、强制性国家规程《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及企业明示的标准,共对电子计价秤产品的外观、功能、称量性能、除皮称量、偏载、鉴别力、重复性、温度、干扰性能等9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其实,业内人士对60%的合格率并不感到惊讶。因为近些年来,电子计价秤的抽查合格率一直都在50%~60%之间徘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告诉笔者,抽查结果显示,被抽查电子秤的常温项目合格率为100%,不合格项目集中在“温度测试”和“干扰性能测试”两项。
笔者查阅了以往的电子计价秤国家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和部分省市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发现抗电磁辐射干扰、湿度、温度测试一直都是造成电子计价秤质量不合格的主要项目。以上海市2006年的一次电子计价秤抽查结果为例,26种被抽查产品中,15种产品的抗电磁场辐射试验项目不合格,占不合格产品的88%;12种产品温度试验项目不合格;10种产品湿热试验项目不合格。
据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分析,造成电子计价秤温度测试不合格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称重传感器对温度补偿的性能不好;二是电子计价秤内部编程软件示值修正功能不完善。造成射频电磁场辐射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电子计价秤的外壳设计和选择的电子元器件不能满足电磁辐射要求。
“温度测试”和“干扰性能测试”不符合国家标准造成的质量不合格,是否会影响电子秤计量准确?中国衡器协会秘书长刘晓华解释:“如果这些产品温度测试和干扰性能测试不合格,一般情况下,这些秤在常温状态能够达到准确称重的要求。但如果元器件质量较差,势必影响产品的稳定性。”
电子计价秤生产基地浙江省永康市的局长陈加斌这样论述电子秤质量合格、计量准确和作弊之间的关系:“对生产企业来说,作弊是‘高压线’,计量不准确是‘红线’,按标生产是‘底线’。”
企业为何不按标生产
为什么电子计价秤不合格项目总是集中在抗电磁干扰和温湿度测试这两项呢?
上海市关于电子计价秤专项抽查的通报对其中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抗电磁场辐射试验项目不合格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计价秤产品质量的一个主要的问题。有的企业在产品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抗干扰问题,或者根本不了解应采取哪些抗干扰措施。有的企业虽知道应采取哪些抗干扰措施,但为了降低成本,不在产品上增加必要的抗干扰元件;高低温、湿热试验是检验传感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但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购买或制造不带温度补偿、体形变小、变薄等不符合要求的传感器。有的企业则选购质差价廉的元器件,关键元器件未进行筛选和通电老化。传感器质量良莠不齐是造成产品不合格的重要原因。”
浙江霸王衡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应天通对笔者说:“传感器是电子计价秤的核心部件,但传感器的质量堪忧。我们曾经买回200个传感器,结果发现合格产品不到10个。使用这样低质量的传感器,怎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电子计价秤呢?”
一位长期从事电子计价秤生产的企业负责人坦言:“如果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我们的产量会大幅下降,一个月估计只能生产几百台。特别是抗电磁干扰项目,不是我们的技术水平达不到,而是标准的要求太过苛刻,如果按标准,每台秤都需要技术人员逐个进行调试,生产成本会大幅上升,每台产品的售价将会从现在的200~300元提高到3000元左右。市场上使用电子秤的大都是集贸市场的小商小贩,有多少小商贩会购买3000元的电子秤?这样的电子秤是否还会有市场?客户对我们产品提出的要求就是经久耐用、计量准确,实际上也很少有人会在辐射环境下去使用电子秤。所以,我们觉得只要电子秤能保证在常态环境下的计量性能就可以了,国家标准中的有些条款不适合我国国情。”
一方面是按国家标准生产的成本高、费时又费力,另一方面是客户提出的低价需求,所以,很多电子计价秤生产企业没有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导致抽查合格率始终上不去,而且不合格项目一直集中在抗电磁干扰和温湿度测试等方面。
业内人士告诉笔者,由于质量不合格的低价产品充斥市场,一些原本严格按国家标准生产的企业的合格产品遭遇严重排挤,甚至不得不放弃按国家标准生产。专家认为,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我国电子计价秤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样机与批量生产“两张皮”
针对目前电子计价秤存在的质量问题,中国衡器协会秘书长刘晓华认为,型式批准样机与批量生产“两张皮”是造成问题的重要原因。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对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采取型式批准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制度的管理方式。一些电子计价秤制造企业为取得型式批准证书,送交的样机都采用质量上乘的元器件,精工细作,但在批量生产时却不按批准的型式进行生产,随意变更主要零部件,如传感器等,甚至存在采用二手电子元器件等偷工减料的行为。有的企业甚至在市场上直接购买由大企业生产的质量较好的产品作为样机,只是更换铭牌,以欺骗手段获得型式批准证书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这种样机和销售产品“两张皮”的现象致使电子计价秤产品质量低下。
“部分企业不能持续保证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考核合格时的生产条件。在获得许可证以后,在组织批量生产时,不及时送检和更新检测设备,导致检测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刘晓华说。
刘晓华建议,在企业申请办理型式批准的过程中,定型鉴定技术机构要保存好技术资料和原始记录,包括样机和主要零部件的照片以及其他形式的资料,以便今后进行后续管理。同时,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严格型式批准和许可证的现场考核,加大证后的监管力度。
借用防盗门分级管理经验
“电子秤可以借鉴防盗门质量控制的经验。”陈加斌在长期的电子计价秤监管工作中总结了这样的经验。
以前的防盗门市场可谓鱼龙混杂,打着各种名号的产品五花八门,让消费者无所适从。新国标将防盗门分成甲、乙、丙、丁4级,对不同级别的防盗门产品的防破坏时间长短、板材厚度等指标进行了不同的规定。当然,不同级别的防盗门价格差别也很大。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级别的防盗门。对企业来说分级管理也是好事,大型企业可以生产质量更优的门,主打市场;中小型企业可以生产丁级门,瞄准中低端市场。只要达到丁级以上的产品都是质量合格的产品。
“将电子秤按不同质量水平进行分级,要求企业对产品的适用范围进行自我声明,比如是否适合在具有电磁干扰的环境中使用,是否适合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等等。让消费者具有知情权,从而具有选择权。不同级别的产品质量可以允许有差异,价格也应该有差异。只要达到低级别要求的就应该是质量合格的产品。”陈加斌建议说。
(来源:中国质量报)
质量不合格影响计量准确
43家企业生产的43种产品中,不合格产品为17种,合格率为60%。这是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公布的2009年电子计价秤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本次抽查依据推荐性国家标准《电子台案秤》、强制性国家规程《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及企业明示的标准,共对电子计价秤产品的外观、功能、称量性能、除皮称量、偏载、鉴别力、重复性、温度、干扰性能等9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其实,业内人士对60%的合格率并不感到惊讶。因为近些年来,电子计价秤的抽查合格率一直都在50%~60%之间徘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告诉笔者,抽查结果显示,被抽查电子秤的常温项目合格率为100%,不合格项目集中在“温度测试”和“干扰性能测试”两项。
笔者查阅了以往的电子计价秤国家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和部分省市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发现抗电磁辐射干扰、湿度、温度测试一直都是造成电子计价秤质量不合格的主要项目。以上海市2006年的一次电子计价秤抽查结果为例,26种被抽查产品中,15种产品的抗电磁场辐射试验项目不合格,占不合格产品的88%;12种产品温度试验项目不合格;10种产品湿热试验项目不合格。
据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分析,造成电子计价秤温度测试不合格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称重传感器对温度补偿的性能不好;二是电子计价秤内部编程软件示值修正功能不完善。造成射频电磁场辐射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电子计价秤的外壳设计和选择的电子元器件不能满足电磁辐射要求。
“温度测试”和“干扰性能测试”不符合国家标准造成的质量不合格,是否会影响电子秤计量准确?中国衡器协会秘书长刘晓华解释:“如果这些产品温度测试和干扰性能测试不合格,一般情况下,这些秤在常温状态能够达到准确称重的要求。但如果元器件质量较差,势必影响产品的稳定性。”
电子计价秤生产基地浙江省永康市的局长陈加斌这样论述电子秤质量合格、计量准确和作弊之间的关系:“对生产企业来说,作弊是‘高压线’,计量不准确是‘红线’,按标生产是‘底线’。”
企业为何不按标生产
为什么电子计价秤不合格项目总是集中在抗电磁干扰和温湿度测试这两项呢?
上海市关于电子计价秤专项抽查的通报对其中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抗电磁场辐射试验项目不合格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计价秤产品质量的一个主要的问题。有的企业在产品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抗干扰问题,或者根本不了解应采取哪些抗干扰措施。有的企业虽知道应采取哪些抗干扰措施,但为了降低成本,不在产品上增加必要的抗干扰元件;高低温、湿热试验是检验传感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但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购买或制造不带温度补偿、体形变小、变薄等不符合要求的传感器。有的企业则选购质差价廉的元器件,关键元器件未进行筛选和通电老化。传感器质量良莠不齐是造成产品不合格的重要原因。”
浙江霸王衡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应天通对笔者说:“传感器是电子计价秤的核心部件,但传感器的质量堪忧。我们曾经买回200个传感器,结果发现合格产品不到10个。使用这样低质量的传感器,怎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电子计价秤呢?”
一位长期从事电子计价秤生产的企业负责人坦言:“如果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我们的产量会大幅下降,一个月估计只能生产几百台。特别是抗电磁干扰项目,不是我们的技术水平达不到,而是标准的要求太过苛刻,如果按标准,每台秤都需要技术人员逐个进行调试,生产成本会大幅上升,每台产品的售价将会从现在的200~300元提高到3000元左右。市场上使用电子秤的大都是集贸市场的小商小贩,有多少小商贩会购买3000元的电子秤?这样的电子秤是否还会有市场?客户对我们产品提出的要求就是经久耐用、计量准确,实际上也很少有人会在辐射环境下去使用电子秤。所以,我们觉得只要电子秤能保证在常态环境下的计量性能就可以了,国家标准中的有些条款不适合我国国情。”
一方面是按国家标准生产的成本高、费时又费力,另一方面是客户提出的低价需求,所以,很多电子计价秤生产企业没有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导致抽查合格率始终上不去,而且不合格项目一直集中在抗电磁干扰和温湿度测试等方面。
业内人士告诉笔者,由于质量不合格的低价产品充斥市场,一些原本严格按国家标准生产的企业的合格产品遭遇严重排挤,甚至不得不放弃按国家标准生产。专家认为,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我国电子计价秤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样机与批量生产“两张皮”
针对目前电子计价秤存在的质量问题,中国衡器协会秘书长刘晓华认为,型式批准样机与批量生产“两张皮”是造成问题的重要原因。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对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采取型式批准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制度的管理方式。一些电子计价秤制造企业为取得型式批准证书,送交的样机都采用质量上乘的元器件,精工细作,但在批量生产时却不按批准的型式进行生产,随意变更主要零部件,如传感器等,甚至存在采用二手电子元器件等偷工减料的行为。有的企业甚至在市场上直接购买由大企业生产的质量较好的产品作为样机,只是更换铭牌,以欺骗手段获得型式批准证书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这种样机和销售产品“两张皮”的现象致使电子计价秤产品质量低下。
“部分企业不能持续保证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考核合格时的生产条件。在获得许可证以后,在组织批量生产时,不及时送检和更新检测设备,导致检测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刘晓华说。
刘晓华建议,在企业申请办理型式批准的过程中,定型鉴定技术机构要保存好技术资料和原始记录,包括样机和主要零部件的照片以及其他形式的资料,以便今后进行后续管理。同时,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严格型式批准和许可证的现场考核,加大证后的监管力度。
借用防盗门分级管理经验
“电子秤可以借鉴防盗门质量控制的经验。”陈加斌在长期的电子计价秤监管工作中总结了这样的经验。
以前的防盗门市场可谓鱼龙混杂,打着各种名号的产品五花八门,让消费者无所适从。新国标将防盗门分成甲、乙、丙、丁4级,对不同级别的防盗门产品的防破坏时间长短、板材厚度等指标进行了不同的规定。当然,不同级别的防盗门价格差别也很大。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级别的防盗门。对企业来说分级管理也是好事,大型企业可以生产质量更优的门,主打市场;中小型企业可以生产丁级门,瞄准中低端市场。只要达到丁级以上的产品都是质量合格的产品。
“将电子秤按不同质量水平进行分级,要求企业对产品的适用范围进行自我声明,比如是否适合在具有电磁干扰的环境中使用,是否适合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等等。让消费者具有知情权,从而具有选择权。不同级别的产品质量可以允许有差异,价格也应该有差异。只要达到低级别要求的就应该是质量合格的产品。”陈加斌建议说。
(来源:中国质量报)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