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土壤酸根态重金属活性钝化长效稳定性评价方法》征求意见

2023/9/27 10:08:20    21088
来源:仪表网
摘要:本文件中描述的多次提取程序旨在模拟场地重金属污染土壤在固化稳定化修复后因酸雨反复淋洗而产生的浸出。重复提取揭示了固化稳定化修复后的土壤在酸雨淋溶和干湿交替作用下可能浸出的每种重金属的浓度。
  【仪表网 行业标准】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北京化工大学等单位起草,TC275(全国环保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国家标准计划《土壤酸根态重金属活性钝化长效稳定性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现公开征求意见。
 
  2014年4月我国公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其中指出土壤总超标率为16.1%,土壤中的污染点位分为超标,轻微、轻度、中度以及重度,其比例分别为 11.2%、2.3%、1.5%和1.1%。主要的污染类型为无机物污染,其占整体污染物超标点位的82.8%。分布广泛的污染土壤以及严重的污染程度引发了国家领导层的广泛关注。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讲话,要求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由国务院印发的土十条《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自2016年5月28日起实施;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足以说明国家和政府对于生态文明健康发展的重视。
 
  近些年来,原位钝化修复技术因成本效益高、操作简便、适用于大面积土壤处理等优势获得广泛关注。土壤原位钝化修复(In-situ remediation)是针对中轻度重金属污染问题发展起来的一种边修复边生产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主要通过向土壤中添加天然的或改性的钝化修复剂,调节土壤的理化特性,通过氧化还原作用、层间离子交换、化学吸附、络合和沉淀作用,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及区域,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浓度。常用的钝化材料主要是一些具有较强吸附性、离子交换性能以及较大比表面积的物质,包括粘土矿物、含磷材料、硅钙物质、有机物料,金属及其氧化物以及生物炭等。
 
  值得注意的是,钝化修复技术并不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仅通过改变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将重金属固定在土壤中。添加到土壤的钝化剂在在酸雨淋溶、干湿交替等自然环境因素的驱动下会老化。钝化材料的老化将会使其固定重金属的能力减弱,从而导致修复后的土壤返黄返溶,再次构成生态环境风险。因此,需要评价钝化修复效果的长效性。另外,由于钝化材料的添加可不同程度地导致污染土壤增容,但缺乏钝化长效性评价标准,当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后的去向通常只有危废填埋场。然而危废填埋场的选址越来越困难、维护成本高,这将成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产业的瓶颈问题,限制土壤环境修复产业的发展。
 
  钝化后土壤自然老化周期的漫长性及不同年份、季节、地区气候条件的差异性往往会造成试验结果的不可比性,导致试验结果的重复性和可再现性较差,材料的钝化长效性难以定量化预测。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可通过模拟自然气候中显著影响钝化长效性的敏感因子(如干湿交替和酸雨淋溶等),实现快速评价材料老化性能的目的,从而可以预测钝化材料的长效性,最大限度地避免由老化所造成的再次污染,降低其应用风险。此外,由于试验条件的可控性,试验结果再现性强,有效解决了自然老化试验的缺陷,具有方便性及针对性。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中描述的多次提取程序旨在模拟场地重金属污染土壤在固化稳定化修复后因酸雨反复淋洗而产生的浸出。重复提取揭示了固化稳定化修复后的土壤在酸雨淋溶和干湿交替作用下可能浸出的每种重金属的浓度。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我国不同区域重金属污染场地钝化修复的长效性评价,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钝化修复的长效稳定性评价可参照执行。
 
  方法原理:
 
  本方法以硫酸/硝酸混合溶液为浸提剂,模拟固体废物在不规范填埋处置、堆存、或经无害化处理后废物的土地利用时,其中的有害组分在酸雨淋溶和干湿交替的连续交替影响下,从废弃物中浸出而进入环境的过程。基于水土比和重复浸提次数结合年平均降雨量计算固化稳定化修复可持续的年限,即预测会超出修复目标值的时间。
 
  仪器和设备:
 
  1.电子天平:分度值为0.01g。
 
  2.电子天平:分度值为0.0001g。
 
  3.翻转式振荡器:转速30±2 r/min。
 
  4.提取容器:250mL具旋盖和内盖的聚乙烯(PE)瓶,用于浸出样品中非挥发性物质。提取瓶应由不能浸出或吸收样品所含成分的惰性材料制成。
 
  5.过滤装置:玻纤滤膜或微孔滤膜,孔径0.45μm;真空过滤器或正压过滤器:容积≥10mL。
 
  6.pH 计:在25℃时,精度为±0.05pH。
 
  7.烧杯:玻璃,300mL。
 
  8.筛:涂Teflon的筛网,孔径2mm。
 
  9.浸提液转移装置:任何不改变浸提剂性质的导入设备,包括注射器或量筒等其他装置。
 
  含水率的测定:
 
  称取50-100g样品置于具盖容器中,于105℃下烘干,恒重至两次称量值的误差小于±1%,计算样品含水率。样品中含有初始液相时,应将样品进行压力过滤,再测定滤渣的含水率,并根据总样品量(初始液相与滤渣重量之和)计算样品中的干固体百分率。进行含水率测定后的样品,不得用于浸出毒性试验。
 
  质量保证:
 
  分析仪器应经过国家计量认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每批样品(样品量少于20个时)至少做一个浸出空白。
 
  样品保存:
 
  ①除非冷藏会使样品性质发生不可逆改变,样品应于4°C冷藏保存。
 
  ②用于金属分析的浸出液在贮存之前应用硝酸酸化至pH<2。
 
  更多详情请见附件。

全部评论

上一篇:《X射线荧光镀层测厚仪校准规范》等3项计量技术规范征求意见

下一篇:国家大力值计量基准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