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如何突破芯片生产国外垄断,解决国产新能源汽车“卡脖 子”问题?

2023/6/28 10:12:49    10936
来源: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摘要: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高。政策在拉动汽车消费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仪表网 产业报道】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高。政策在拉动汽车消费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我所在的城市是江苏省常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企业数量超过3400家,居全国首位,今年以来更是迎来生产“高光时刻”。
 
  然而,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缺芯少魂”问题也愈发突出,引发各方关注。我在调研时发现,这两年困扰汽车行业的车规级芯片短缺问题背后,折射出技术“卡脖子”问题。当前,提高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构建自主可控的汽车芯片迫在眉睫。
 
  根据某国产造车新势力代表企业的梳理,目前新能源车型所用的405种核心芯片,2021年国产化率只有3%。2022年由于诸多因素叠加,车规级芯片供需严重失衡。车规级芯片的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的安全性、可靠性严重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目前,中美在芯片上的博弈趋向激烈化,构建自主可控的汽车芯片生态至关重要。但是,发展国产替代自主可控的车规级芯片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供应链紧张,面临价格、产量双重围堵。以微控制器(MCU)芯片为例,其占汽车芯片总成本达3成,是目前国内汽车产业缺芯最集中的领域。这使得车规级芯片行业长期被巨头垄断,中国芯片企业难以切入。国外垄断巨头可借芯片做文章,在价格和产量上对我国汽车生产双重施压,部分热门芯片价格翻了百余倍。
 
  二是准入门槛高,国内芯片厂商积极性不高。芯片行业是一个强绑定的供应链体系,行业壁垒比较高,新品设计出来后无法快速上车,通常需要10年才能收回成本,长于消费电子方面的商规级产线5—8年的投资回收期,因此国内芯片设计及代工企业在车规级芯片领域投入有限。而车规级芯片单片价格区间一般在1—3美元,利润较薄,在此轮缺芯潮前,国内工厂更愿意把产能优先安排给利润较高的消费级芯片。
 
  三是竞争力较弱,车企国产化替代意愿不强。国外车规级芯片龙头企业多采用IDM(垂直整合制造)模式,芯片产品线丰富,且能实现全产业链一体化。而国内芯片公司的产品种类偏少,无法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量产售价又普遍高于国外同类产品。国内汽车厂商对导入国产车规级芯片存在可靠性和功能安全方面的顾虑,“不了解”“不想用”“不敢用”“上车慢”,“三不一慢”导致国内芯片厂商应用规模小,无法形成产业闭环和产品的迭代升级。
 
  如何突破芯片生产国外垄断,推动国企芯片厂产能投入,提升国企国产替代的意愿?对构建自主可控的车芯片生态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建议出台产业引导政策,在现行新能源车辆政策调整后,对使用国产化芯片的整车企业开展“首台套”补贴等制度,对车企采用国产芯片明确数量要求,并根据采购量进行补贴,带动产业链上游发展。通过需求端和供给端深度融合,对汽车行业中车规级芯片进行分梯次梳理和政策引导。依托市场需求,针对急需且技术门槛较低的芯片,优先开展国产替代。对于高门槛芯片,可开展重点联合攻关,持续推进汽车芯片的国产替代工作。
 
  二是设立国家车规级芯片创新中心。建议在科教资源丰富、芯片产业集中、新能源车辆产量大的区域,如长三角地区,设立国家车规级芯片创新中心,搭建上车验证平台,集中力量突破新能源汽车芯片“卡脖子”瓶颈。完善国产车规级芯片检测能力和认证机制,制定相关团体标准、形成芯片认证池,减少车规级芯片重复验证,加速推进车规级芯片验证流程闭环,集中力量突破新能源汽车“卡脖子”瓶颈。
 
  三是推动产业能级持续提升。通过收购兼并、互补融合等举措快速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符合车规级芯片制造企业的生产线改造和能力提升,探索建立IDM生产模式,提升国内车规级芯片核心竞争力。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将技术创新突破与市场规模效应有机结合;加强知识产权布局,加大高校、科研院所对集成电路人才的培养和车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具备先进技术的企业优先发展,真正实现车规级芯片“国内设计国内生产”的自主可控目标。
 
  来源:《中国政协》2023年第12期

全部评论

上一篇:7毫秒绿电“闪送”江南 白鹤滩电力外送通道全面投产

下一篇:全国最大新能源配套电化学储能电站全容量并网成功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