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表网 仪表文件】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已建立组织架构相对完整、运行良好、覆盖计量各专业的计量技术委员会体系,在提升量值传递溯源能力、服务和支撑计量管理、促进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发展和质量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
为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发〔2021〕37号),加强计量技术委员会建设,提升计量技术委员会支撑计量治理能力,释放计量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效能,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计量技术委员会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科学规划计量技术委员会专业布局;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等各领域专业人员的参与计量技术委员会;加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高端测试设备、数字化转型等领域计量方法研究,提升面向远程、动态、在线、极端量、复杂量校准和法制计量监管等方向的计量技术规范供给,填补计量技术规范空白。
《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实现计量技术规范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和需求驱动并重转变,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到2035年,结构优化、技术先进、国际兼容的计量技术规范体系更加健全,需求驱动、布局科学、政府引导、开放融合的计量技术委员会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指导意见》提出,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在生态环境、医疗健康、生物、化学、海洋、交通、气象、测绘、资源等重点领域,以及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数字化转型、碳达峰碳中和等创新领域,科学规划计量技术委员会专业布局。明确各委员会的专业领域和发展方向,形成科学合理、相互协调的计量技术委员会专业体系。
优化计量技术委员会的组成结构,进一步提升计量技术委员会组成的广泛性、代表性、公正性和先进性。《指导意见》提出,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等各领域专业人员的参与;面向新兴行业、领域,合理增加代表性企业的专业人员参与比例。
强化计量技术规范对关键领域的支撑方面,《指导意见》明确,加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高端测试设备、数字化转型、纳米技术与新材料、生物工程、碳达峰碳中和、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防灾减灾、医疗健康等领域计量方法研究,提升面向远程、动态、在线、极端量、复杂量校准和法制计量监管等方向的计量技术规范供给,填补计量技术规范空白。强化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重点领域的计量技术支撑,探索建立区域内地方计量技术规范等效互认和共建共享机制,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
同时,要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履行国际和区域计量组织责任义务,积极参与国际计量技术活动。《指导意见》指出,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计量领域的对接合作,推进计量技术规范信息共享,为中国产业“走出去”做好技术支撑。密切与国际计量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在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医疗健康、清洁能源、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国际计量技术合作交流。
《指导意见》还要求,积极参与国际重要计量规则规范制定,提升与国际接轨水平。积极参与国际计量组织技术委员会的活动,在制定国际计量规则规范中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并不断提高对国际计量技术、国际计量规则规范转化运用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提高我国计量技术规范与国际技术文件关键技术指标的一致性程度和国际接轨水平,推进国际计量互认,促进贸易便利化。
为保障政策措施的实施,《指导意见》明确,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定具体管理规定,科学制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计划,争取经费支持。加强统筹协同,加强政策协调联动,优势互补,确保各计量技术委员会间的工作协同。加强示范推广,及时梳理和总结计量技术委员会建设和工作的典型经验做法,并加以推广。加强宣传引导,全方位、多渠道开展计量咨询、科普宣传和知识传播,推动计量技术规范在社会的广泛应用。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