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MFC,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是一种基于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电化学能转化装置,属于低温燃料电池范畴,其工作温度通常在60-90°C之间。PEMFC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将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具有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特点,被誉为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质子交换膜(PEM)作为PEMFC的核心组件,其孔径分布和孔隙结构直接影响燃料的传输效率、质子传导性和电池的整体性能。因此,准确评价质子交换膜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孔径特性,对于优化PEMFC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和推动技术进步至关重要。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会经历从低温启动到高温运行的温度变化过程。温度的变化不仅影响质子交换膜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还会影响孔隙结构中的水分分布和传输特性,进而影响电池的质子传导效率和输出功率。因此,对质子交换膜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孔径进行评价,对于了解其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性能变化、优化电池设计和提高电池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低场核磁技术在高低温质子交换膜孔径评价中的应用
低场核磁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准确的测试方法,在质子交换膜孔径评价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测试原理就是水作为探针,核磁能够捕捉水中的氢质子的信号。孔径越大,对水的束缚越小,信号衰减越慢;孔径越小,对水的束缚越大,信号衰减越快,通过核磁信号能够判断质子交换膜的孔径。
快速无损检测:低场核磁技术可以在不破坏质子交换膜样品的前提下,快速获取其孔径分布信息。这避免了传统测试方法对样品的破坏,保证了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温度可控测试:结合原位变温低场核磁系统,可以对质子交换膜进行程序控温(高低温),并进行原位检测。这可以研究不同温度下质子交换膜的孔径变化特性,为优化电池设计和提高电池性能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