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检的含义
为了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感官(视、听、嗅、触)或用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的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
点检的目的
点检的目的是要防故障于未然,即通过对设备的检查和诊断,尽早发现不良的部位,判断并排除不良的因素,进而确定故障修理的范围和内容,并且编制出精确、合理的备品配件供应计划和设备维修计划,从而保持设备性能的高度稳定,提高设备效率。
点检的主要环节
(1)确定设备检查点
将设备的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列为检查重点,并合理的确立检查点的部位和数量,是开展好点检工作的关键。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主要是指设备的结构、工作条件、生产工艺以及在运行管理中的重要部位和参数要点等。设备检查点选择得过多或过少,都不能达到实施点检的预期目的。
(2)确定点检项目
确定设备点检项目就是要确定各检查点的作业内容,如温度、压力、振动、泄漏以及磨损情况等。确定点检项目时,不但要考虑在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设备的结构和特点,还应考虑点检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修理、检测工具的配套状况。点检项目确定以后,需将其列入点检项目表中。
(3)制定点检判定标准
制定点检判定的标准主要是依据设备的技术要求和实际运行情况等,它是判定和衡量各检查项目技术状态是否正常的主要依据。为提高点检工作效率和方便点检员工作。在制定判定标准时要尽量做到量化,如要制定出磨损周期、扭紧力矩、压力、润滑量振动值、温度上下限值、可燃气体泄漏量、参数停机报警设定值等确切数值。
(4)确定点检周期
确定点检周期应根据检查点在保证生产或安全运行上的重要性,以及设备维修保养和运行操作手册的相关要求,结合故障发生频率以及部件磨损情况和磨损趋势、检修经验等,通过对设备的运转、维修和故障记录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确定出一个切合实际的点检周期。点检周期的最后确定,需要有一个摸索和试行的过程。
(5)确定点检方法和编制点检表
制定点检的操作方法和作业条件非常重要,它能使作业程序更趋标准化和规范化。例如,采取凭感官检查还是使用检测仪器检查,解体检查还是整体检查,停机检查还是在运行中检查等都应有明确的规定。点检人员应根据各自点检内容和分工的不同,执行不同的点检方法和标准。
(6)确定点检人员
日常点检一般是由设备操作者和生产调度员负责完成的,因为他们对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参数状况都比较熟悉,易于在第一时间发现参数变化或故障征兆;他们也是推行设备全员管理的基础层。定期点检一般是由设备员和机长负责完成的。精密点检由于工作内容复杂、作业量大和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等,为保证点检质量和工作效率,一般由专业技术人员或专职点检员负责完成。
点检的主要设备——智能点检仪(防爆可选)
利德NIEDOX-DJ05W点巡检仪(无线三轴传感器+工业三防手机);
利德NIEDOX-VIB 无线点检仪(无线蓝牙,测振测温测转速);
利德NIEDOX-VIB9手持式点检仪(带手持端一体成型,功能强大,可做点检、测温、测转速及选配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