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标准是GB 3820-83《机织物(梭织物)和针织物厚度的测定》的修订本。修订时等效采用了*新版本的国际标准ISO 5084:1996<<纺织品--纺织品及纺织制品厚度的测定》,同时其技术内容和参数与ISO9073.2:1995《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方法--第2部分:厚度的测定》及ISO9863:1990《土工布--在规定压力下厚度的测定》一致。修订后的标准为纺织品和纺织制品厚度测定的通用性标准。
与1983年版本的标准相比,本标准主要作了以下修改补充:
1.标准题目改为《纺织品和纺织制品厚度的测定》。
2.适用范围扩大为各类纺织品和纺织制品。
3.为便于编写和应用,增加了对纺织品的分类和定义。
4.对压脚面积、压力和试验数量作了较大修改,并规定了几大类产品的具体参数。
5.增加了计算厚度变异系数CV(%)和置信区间的内容。
本标准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发布于1983年3月,1997年**次修订。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3820-83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内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标准化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宝军、郭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纺织品和纺织制品厚度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thicknessof textiles and textile products
GB/T3820-1997
代替GB3820-83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规定压力下纺织品厚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纺织品和纺织制品。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6529-86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 8170-87 数值修约规则
GB/T19022.1-1994 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第1部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idt ISO10012.1:1992)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纺织品厚度thicknessofatextile
对纺织品施加规定压力的两参考板间的垂直距离。
3.2 蓬松类纺织品bulkytextiles
当纺织品所受压力从0.1kPa增加至0.5kPa时,其厚度的变化(压缩率)≥20%的纺织品。如人造毛皮、长毛绒、丝绒、非织造絮片等。
3.3 毛绒类纺织品raisedtextiles
表面有一层致密短绒(毛)的纺织品。如起绒、拉毛、割绒、植绒、磨毛纺织品等。
3.4 疏软类纺织品loftytextiles
结构疏松柔软的纺织品。如毛圈、松结构、毛针织品等。
4 原理
试样放置在参考板上,平行于该板的压脚,将规定压力施加于试样规定面积上,规定时间后测定并记录两板间的垂直距离,即为试样厚度测定值。
5 设备
5.1 厚度仪
厚度仪应按GB/T19022.1进行计量认定,厚度仪应包括(或具备)以下部件。
5.1.1 可调换的压脚其面积可根据样品类型调换,常规试验推荐压脚面积(2000±20)mm2,相应于圆形压脚的直径(50.5±0.2)mm。压脚面积的选用按表1。
表1 主要技术参数表
样品类别 | 压脚面积 mm2 | 加压压力 kPa | 加压时间 (读取时刻)S | *小测定数量次 | 说 明 |
普通类 | 000±20(推荐) 100±1 10000±100 (推荐面积不适宜时再从另两种面积中选用) | 1±0.01 非织造布:0.5±0.01 土工布:2±0.01 20±0.1 200±1 | 30±5 常规:10±2 (非织造布按常规) | 5 非织造布及土工布:10 | 土工布在2kPa时为常规厚度,其他压力下的厚度按需要测定 |
毛绒类疏软类 | 0.1±0.001 | ||||
蓬松类 | 20000±100 40000±200 | 0.02±0.0005 | 厚度超过20mm的样品,也可使用附录A中A2所述仪器 | ||
注 1 不属毛绒类、疏软类、蓬松类的样品,均归入普通类。蓬松类样品的确定按附录A中A1。 2 选用其他参数,需经有关各方同意,例如,根据需要,非织造布或土工布压脚面积也可选用2 500mm2,但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另选加压时间时,其选定时间延长20%后厚度应无明显变化。 |
.1.2 参考板其表面平整,直径至少大于压脚(5.1.1)50mm。
5.1.3 移动压脚的装置[移动方向垂直于参考板(5.1.2)表面]可使压脚工作面保持水平并与参考板(5.1.2)表面平行,不平行度<o.2%,且能将规定压力施加在置于参考板之上的试样上。
5.1.4 厚度计可指示压脚(5.1.1)和参考板(5.1.2)工作面之间的距离,示值**至0.01 mm。
5.2 计时器
如厚度仪(5.1)具有计时装置,本项可不备。
6 调湿及试验用大气
样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GB 6529的规定,采用二级标准大气,常规试验可采用三级标准大气。
7 采样及试样准备
7.1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的方法和数量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其产品标准中未作详细规定的,则按与试验结果有利害系的有关各方同意的方法。
7.2 试样
7.2.1 按7.1条采集的样品可直接作为试样,试验时测定部位应在距布边150mm以上区域内按阶梯形均匀排布,各测定点都不在相同的纵向和横向位置上,且应避开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和折皱。
7. 2.2 对易于变形或有可能影响试验操作的样品,如某些针织物、非织造布或宽幅织物以及纺织制品等,应按表l裁取足够数量的试样,裁样时的要求按7.2.1,试样尺寸不小于压脚尺寸。
7.3 调湿
试验前样品或试样应在松弛状态下在第6章规定的大气中调湿平衡,调湿的方法和要求按GB 6529的规定,通常需调湿16h以上,合成纤维样品至少平衡2 h,公定回潮率为零的样品可直接测定。
8 测定程序
8.1根据样品类型按表1选取压脚(5.1.1)。对于表面呈凹凸不平花纹结构的样品,压脚直径应不小于花纹循环长度,如需要,可选用较小压脚分别测定并报告凹凸部位的厚度。
8.2 清洁压脚(5.1.1)和参考板(5.1.2),检查压脚轴的运动灵活性。按表1设定压力,然后驱使压脚压在参考板上,并将厚度计(5.1.4)置零。
8.3提升压脚,将试样无张力和无变形地置于参考板上。
8.4使压脚轻轻压放在试样上并保持恒定压力(见8.2),到规定时间(表1)后读取厚度指示值。
8.5 重复8.3~8.4条程序,直至测完规定的部位数或每一个试样。
8.6如果需要测定不同压力下的厚度(如土工布等),可以对每种压力重复8.2-8.5条程序;也可对每个测定部位或每个试样从*低压力开始重复8.2~8.4条程序,测出同一点各压力的厚度,然后更换测试部位或试样,重复前面的操作,直至测完规定部位数或每个试样。
9 结果表示
计算第8章所测得厚度的算术平均值;(修约至0.01 mm)、变异系数CV(%)(修约至0.1%)及95%置信区间(t±△t) (修约至0.01mm),修约方法按GB 8170规定。
其中
式中:t--信度为1—a、自由度为n—1的双侧信度系数;
S--厚度测定值的标准差;
n--试验次数。
在95%信度下,常用的t如表2
n | 5 | 6 | 7 | 8 | 9 | 10 | 12 | 15 | 20 |
J | 2.776 | 2.571 | 2.447 | 2.365 | 2.306 | 2.262 | 2.201 | 2.145 | 2.093 |
10 试验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说明试验是按本标准进行的,并报告试验日期;
b)样品名称、编号、规格;
c)压脚面积(mm2);
d)压力(kPa);
e)试验数量;
f)纺织品或制品厚度的算术平均值(mm),如需要,报告CV(%)及95%置信区间(mm);
g)任何偏离本标准的细节及试验中的异常现象。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蓬松类纺织品的确定及测定装置
A1 蓬松类纺织品的确定
A1.1 如根据经验目测观察即可确定是否为蓬松型,则以下程序可不再进行。
A1.2 试样按第7章备好的试样(即使用正式测定用样)。
A1.3 按8.6条分别测定0.1kPa和0.5kPa压力时的厚度t0.1和t0.5测定数量按表1规定。
A1.4 计算每个测定点或试样在压力从0.1 kPa增加至0.5kPa时厚度的变化率,即压缩率C。
A1.5 计算所有测定数据的平均值。
A1.6 平均压缩率≥20%时为蓬松类纺织品。
A2蓬松类纺织品厚度测定装置(适用于厚度>20mm)
A2.1 测定装置示意图如图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