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氨气泄漏事故危害和防范

来源: 湖南省国瑞仪器有限公司

2015/8/6 8:42:04 407

近年来,关于氨气泄漏、爆炸事件在国内时有发生,冷库、水产食品厂、氨气设备车间、化肥厂、化工厂、罐区氨泄漏危害,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氨气泄漏的预防也应该引起大家高度的重视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氨气是我国危化品事故发生率较多的危化品之一,氨又称液氨,它是有毒可燃气体,氨的用途较为广泛,可制作铵盐、尿素等,还可用做冷藏库的制冷剂等等,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味,液态呈强碱性,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高温可引起燃烧爆炸。氨气具强腐蚀性,对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氨气中毒后喉咙、口腔感觉明显刺激,氨气吸入人体,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空气中氨气浓度达500—700mg/m3时,可能出现“闪电式”死亡,吸入氨气过多,导致血液中氨浓度过高,将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危及生命。


   氨气发生泄漏时,由液相变为气相,液氨会迅速气化,体积迅速扩大,没有及时气化的液氨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气中;在泄漏初期,由于液氨的部分蒸发,使得氨蒸气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氨气随风飘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燃烧爆炸区。2002年7月8日,山东某化肥厂一个储存为二十立方液氨储罐,向一辆液氨槽车充装液氨时,由于车载金属软管发生爆裂,液氨迅速扩散,仅几分钟时间,氨气就笼罩了整个厂区,危及到2000名群众的生命安全,该事故造成105人中毒,死亡13人,重伤24人,中度伤员12人。


    国标规定,在可燃/毒性气体存在的场所,以7.5米为半径的圆的范围内就应该安装一个气体探测器,用于检测可燃毒性气体的泄露,一旦可燃/毒性气体泄漏,气体探测器会采用三级报警(声、光、振动)的方式提醒人们采取紧急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建议相关企业在可燃/毒性气体易泄漏场所安装点型气体探测器,并配置蜂鸣值较高的声光报警器,在无有害气体的监控室中安装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与点型气体探测器形成气体监控系统,一旦气体泄漏,气体监控系统就会忠实的发出警报,提醒人们采取紧急措施规避风险。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