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肉松中的水分含量较低,易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蒸气,故对于肉松包装来说,应具有较高的阻湿性,防止肉松因水分含量增加而出现发霉变质等问题。本文利用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W3/330水蒸气透过率测试系统测试肉松包装用塑料复合膜的阻湿性,并简要的讲述了设备的测试原理、试验的操作过程,对企业进行软塑包装水蒸气透过率的检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软塑包装、塑料复合膜、镀铝复合膜、铝塑复合膜、阻湿性、水蒸气透过率、水蒸气透过率测试系统、肉松、肉制品、结块、发霉
1、意义
肉松是中国汉族的传统美食,是由猪肉、鱼肉或鸡鸭肉等瘦肉去除水分制成,鲜香味美,深受欢迎。肉松中较低的水分含量要求其包装材料应具有较低的水蒸气透过率,即阻湿性应较高,否则会导致肉松因接触到较多的水汽而引起其内部水分含量增多,给微生物的滋生提供良好的基质,引发肉松出现结块、发霉,产生酸败味等质量问题。因此,加强肉松包装水蒸气透过率的检测,对包装的阻湿性进行严格把控,是降低因包装问题而引发肉松变质概率的有效途径。
2、现状
目前,国内有关软塑包装水蒸气透过率的测试方法有称重法(杯式法)、电解法、湿度法与红外法,可参考的方法标准有GB 1037-1988《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 杯式法》、GB/T 16928-1997《包装材料试验方法 透湿率》、GB/T 21529-2008《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电解传感器法》、GB/T 30412-2013《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 湿度传感器法》(已发布,2014年12月1号实施)。
本文采用电解法测试肉松包装的水蒸气透过率,所依据的标准为GB/T 21529-2008《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电解传感器法》。
3、试验样品
某品牌肉松包装用塑料复合膜。
4、试验设备
本文采用的试验设备为Labthink兰光W3/330水蒸气透过率测试系统。
图1 W3/330水蒸气透过率测试系统
4.1 试验原理
本设备采用电解传感器法测试原理,具有稳定相对湿度的氮气在薄膜的一侧流动,干燥氮气在薄膜的另一侧流动,由于湿度梯度的存在,水蒸气会从高湿侧穿过测试薄膜扩散到低湿侧,在低湿侧,透过的水蒸气被流动的干燥氮气携带至传感器,进入传感器时会产生同比例的电信号,通过对传感器电信号的分析计算,从而得出试样的水蒸气透过率等参数。若测试试样为包装容器,则干燥的氮气在容器内流动,容器外侧处高湿状态。
4.2 适用范围
(1) 本设备适用于薄膜类、片材类、纸张、纸板及其复合材料类、容器类等包装件的水蒸气透过率的测试。其中薄膜类包括各种塑料薄膜、塑料复合膜、纸塑复合膜、共挤膜、镀铝膜、铝箔、铝箔复合膜、玻纤铝箔纸复合膜等;片材类包括各种工程塑料、橡胶、建材等片状材料,如PP片材、PVC片材、PVDC片材等;纸张、纸板及其复合材料类包括纸张、纸板等,如烟包镀铝纸、纸铝塑复合片材等;容器类包括塑料、橡胶、纸、纸塑复合、玻璃、金属等材料做成的瓶、袋、罐、盒、桶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如可乐瓶、花生油桶、利乐包装、真空包装袋、金属包装袋、金属三片罐、塑料化妆品软管包装、牙膏软管包装、果冻杯等。
除此之外,通过特殊的配置,该设备还可用于医药泡罩、药品塑料瓶、方便面碗、纸杯、纸碗、汽车油箱、电池塑料外壳等特殊包装件水蒸气透过率的测试。
(2) 本设备符合GB/T21529、ISO15106-3、DIN53122-2、YBB00092003等多项国家和标准。
4.3 设备参数
5、试验过程
(1) 用裁样器从试样表面裁取108 mm × 108 mm的样品3片。
(2) 将3片样品分别装夹在仪器的3个测试腔上,拧紧测试腔。
图2 装样过程
(3) 设置样品厚度、试验温度、试验湿度等参数信息。
(4) 调节氮气的压力,使测试腔内的湿度达到设定值,并通过氮气流量调节旋钮,使上、下腔内的氮气流量达到标准规定值。
(5) 点击开始试验选项,试验开始。仪器自动记录试验过程中低湿侧的水分子含量变化,并计算出zui终的试验结果。
6、试验结果
3片样品的水蒸气透过率分别为3.251 g/(m2·24h)、3.209 g/(m2·24h)、3.229 g/(m2·24h)。
7、结论
W3/330水蒸气透过率测试系统对肉松PA塑料复合膜水蒸气透过率性能的检测数据重复性好、精度高,可真实反映包装的阻湿性,同时一次试验可得到3个样品的试验结果,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除了肉松包装塑料复合膜外,W3/330还可用于其他食品、药品、化工品、建筑材料等产品包装用薄膜、容器、片材等的阻湿性检测。Labthink兰光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检测服务与设备,多年来为客户提供了数以万计的水蒸气透过率检测服务,为客户提供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了解关于更多相关检测仪器信息,您可以登陆济南兰光公司查看具体信息或直接致电咨询。Labthink兰光期待与各行业中的用户增进技术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