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春笋!2017无人超市产业链及市场全景分析
时间:2017-09-08 阅读:589
2016年12月,亚马逊在西雅图开张了一家革命性的线下无人便利店——Amazon Go。
2017年2月,深兰科技携手芝麻信用在国内推出takego无人店系统。
2017年6月初,名为“缤果盒子”(BingoBox)的无人超市登陆上海,号称*款可规模化复制的无人值守便利店。
7月7月,阿里旗下的无人超市“淘咖啡”于杭州市中心正式开业,引起轰动。
火爆程度还远不止此——
? 8月15日,西安无人超市开门营业
? 8月28日,苏宁无人超市在南京开业
? 9月2日, GOGO无人超市亮相四川成都大悦城
? 9月1日,“友饮吧”无人咖啡店亮相北京
一时间,科技圈儿、零售圈儿、实业圈儿企业纷纷入局——连锁*沃尔玛在6月初推出了自助杂货售卖亭,而北京居然之家也开出无人便利店EAT BOX,乳业*伊利也计划在2000多个社区内推广无人便利微店,更具爆炸性的是娃哈哈宗庆后和深兰科技签订的“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Take Go无人店协议。
无人超市究竟蕴含着怎样的魔力?隐藏在无人超市背后又有哪些黑科技、新材料?先来一张全景图看懂无人超市产业链,理一下思路。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中国无人零售商店专题研究报告》预计,2017年中国无人零售商店交易额将达389.4亿元,未来五年无人零售店将迎来发展红利期,至2022年市场交易额将超1.8万亿元。预计到2022年,中国无人零售店用户规模将从2017年的600万人增至2.45亿人。
无人零售有着亮眼的市场前景并被普遍看好,正是基于此,各方力量纷纷入局。那么当下无人超市发展到怎样一种程度了呢?
1
无人店市场概况
早在2013年、2014年,亚马逊就提交了两份核心,即“侦测物体互动和移动”(Detecting item interaction and movement)和“物品从置物设备上的转移”(Transitioning items from the materials handling facility),现在看来,正是这两项技术促成了Amazon Go的诞生。
Amazon Go的购物流程:消费者首先需要一个亚马逊帐号,并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上安装亚马逊的应用软件,用户打开手机并进入商店后,在入口处会对顾客进行人脸识别,确认用户身份。当消费者在货架前停留并选择商品时,摄像头会捕捉并记录顾客拿起或放下的商品。其无人店*抛弃了结账环节,消费者不再需要提着购物篮等待结账,只需拿起你想要的东西,传感器会自动通知系统,对你带走的商品计价。购物单会自动在手机 app 上弹出,只需要直接走出便利店即可完成手机扣款。
2
无人店 技术是关键
无人超市之所以能“开”起来,离不开移动支付、4G网络、人脸识别、机器视觉、目标跟踪等新技术,以及多路摄像头、传感器等新设备。无人超市给商品都贴上了RFID(射频识别)标签,又安装了射频设施,可以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
目前无人商店在技术上大致可分为三个流派,以AmazonGo、淘咖啡及take go所代表的前沿派——三者用的都是目前大热的前沿技术,比如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算法、传感器融合技术、卷积神经网络、生物识别等;以缤果盒子、7-11、罗森日本无人店所代表的RFID派——RFID在对货物的识别与防盗上更具优势,该方案由来已久,技术上也较为成熟了;以便利蜂、小e微店代表的二维码派——用二维码来完成对货物的识别,成本低,与传统零售较为接近。
3
无人店技术方案与材料
刷码进门、刷脸进门、刷手掌静脉进门、扫码支付、IC标签+RFID(无线射频识别) 支付、用户行为分析支付等等——无人店背后是强大的材料和技术在支撑。
射频识别RFID技术
RFID是目前应用在无人商店商品包装上的技术,不过,它也存在着成本高的弊端,所以更适合高价值商品,如果未来RFID芯片成本降低,那廉价的商品也可以采用,RFID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同时,散装商品用RFID电子标签并不方便。
4
无人超市哪家强
从规模上来看,国内缤果盒子、快猫和TakeGo已经商用,都是客流量上限只有1-2人的迷你超市。
缤果盒子性价比高,复制性强,但更确切的说更像是一个自助支付便利店,技术含量不算高。
快猫和Take Go则使用纯计算机视觉技术,但因为纯计算机视觉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实际体验中会有不少异常错误出现。
Amazon Go和淘咖啡都还没有商用,不过应用场景和人员容量大,前景看好。Amazon Go开了无人超市的先河,代表着未来“无人超市”的主流技术,但缺点在于纯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成本过于昂贵,难以商用。
和Amazon Go相比,淘咖啡的亮点在于商品识别和支付环节都集中在“支付门”内完成,这样已有的线下超市就能比较便利地进行“无人化”改造,对顾客随手乱放不想要的商品也是不错的解决方法。但缺点在于,一是商品上使用了传感器标签,有局限性;二是需要在每件商品都贴上传感器标签,目前看不太现实。
5
消费升级大趋势
无人导购收银、自助取货、人脸识别、自动扫码、手机支付……黑科技、低成本、新趋势,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无人超市时代的带来势不可挡,不仅可以节省人工成本,而且可以让店铺的运营效率提升,同时能深度了解客户的购物习惯。
作为消费升级时代的新生事物,无人便利店更多的是对传统零售业的补充、升级,并不能取代后者,其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颠覆传统零售业,而是优化行业,推动商业模式不断进化。
无人超市市场大热,亟待相关材料商、解决方案提供商不断创新,让奇妙的设想尽早落地,让无人店体验更佳!为此,由寻材问料®与包装地带®共同发起“2017中国新材料与新包装融合创新”,旨在汇聚包装印刷产业链各方,搭建资源整合与产学研用平台,共同研判包装创新趋势和方向,为包装融合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方向,为产业链各环节提供资源整合平台,中国包装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