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丞电子有限公司

仪表网免费15

收藏

怎样避免室内污染的隐形危害?

时间:2010-06-28      阅读:786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数据证实,室内空气污染程度通常要比室外空气严重5倍,在特殊情况下可达到100倍。因此,世卫组织将室内空气污染列为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请关注——

  据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数可达11.1万人,超额门诊数可达22万人次。室内空气污染俨然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

  室内污染对儿童危害大

  据我国相关部门的室内环境调查表明,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这一方面,是由于儿童的身体正在成长中,呼吸量按体重比成人高50%;另一方面,儿童有80%的时间是生活在室内。

  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对记者表示,北京儿童医院曾做过一份调查:在该院接诊的白血病患儿中,有九成患儿家庭在半年内曾经装修过。据此推测,室内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是小儿白血病的一个重要诱因,其中甲醛和苯是儿童健康的zui大杀手。研究数据表明,室内空气污染还可导致儿童哮喘病、皮肤过敏、肥胖症、白血病等,有些有毒气体超标还会损伤儿童的神经细胞,导致儿童智力降低。

  此外,记者了解到,幼儿园和学校装修工程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也不容忽视。一名业内专家介绍说,由于装修工期短,忽视装修材料的选择,加上对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要求不严等,容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同时,学生在教室里停留时间长,儿童抵抗能力又比成年人差,所以环境污染对儿童的危害可能更大。

  谨防室内污染防治误区

  “由于对室内空气污染缺乏了解,一般消费者对于室内空气污染防治有很多认识误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的化工专家梅一飞博士举例说,有的人觉得房间里气味不大,不需要检测。其实装饰材料中很多有害物质凭肉眼和嗅觉是无法分辨的。如苯系物刺激性气味并不大,但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也有的人认为装修材料都是自己精心挑选的环保产品,不会有污染。

  对此,他解释说,环保装饰材料只是指有害物质含量在一定*以下,并不是*没有,如果在一间房间内大量使用,由于累加效应,仍可能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不符合要求,甚至严重超标。对此,梅一飞建议,家庭装修应以实用、简约为主,过度甚至豪华装修容易导致室内环境污染的叠加效应。

  “装修完了,使用空气清新剂就能消除有害气体。”很大一部分人都这样认为。梅一飞指出,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错误观念。使用空气清新剂只能用其香型气体掩盖或暂时封闭有异味的有害气体,而不能从根本上将其吸附或分解,有害物质并未从居室中消失。他表示,许多消费者在家装完毕后才开始真正考虑家装污染问题,在装修完成前进行有关方面的治理工作才是清除室内有害气体的有效措施。

  通风要注意温度和时间

  空气互换就是通风,室内外空气互换速率越高,降低室内产生的污染物的效果就越好。加强通风换气,用室外的新鲜空气来稀释室内的空气污染物,使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降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在宋广生看来,这是一种zui简单、zui快捷的室内污染防治方法。

  不过对于通风,宋广生提醒大家,“通风要讲究科学,一要注意温度条件,二要注意通风时间。否则盲目通风的效果并不好。”他解释说,很多化学性物质在25℃以上温度条件下,才会大量挥发和释放。比如冬天温度多在0℃以下,室内有害气体挥发量很小,通风一段时间后,室内有害气体仍然会超标。正确的做法是先把室内温度升高到25℃—30℃以上,再选择通风,效果会更好。

  “通风时间也有选择。比如早晨过早通风,晚上室外积存的有害气体容易进入室内。再比如中午11点至下午1点之间不宜通风,因为这个时间段,小区居民做饭油烟污染严重。”宋广生建议,合理通风时间应在上午8点至10点以及下午2点到4点左右。

  专业空气检测有必要

  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一致认为,科学认识室内空气污染并及时予以治理非常重要。专业人士建议,装修后一定要进行空气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污染程度和主要的有害成分,检测应安排在装饰、装修*完工至少7天以后进行。因为7天之内正是挥发各种污染物浓度zui高的时候,7天之后基本能降低到稳定状态,这时才是检测的*阶段。然后根据有害气体超标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理方法,清除有害气体。

  宋广生建议,“要和身体健康体检一样,重视家庭以及公共场合的室内空气检测。新房装修后,请专业机构进行室内空气检测,其实检测费用也不高。以北京为例,100平米的房子检测费用在1000元左右,有关甲醛和苯的单项检测也只需两三百元。”

  不过,现在市场上的检测机构繁多,良莠不齐。一些推销检测产品和服务的室内环境污染检测单位实际上并没有检测资质,很多检测仪器也不达标。消费者该如何鉴别检测机构是否具备检测资质呢?对此,宋广生告诉记者,只需识别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上,是否有“CMA”计量认证标识或“CAL”监督检测标识,如果有,即检测单位具有资质。对此,消费者一定要谨慎,否则,花了钱得到的仍然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数据。
 

上一篇:主要危害源 下一篇:我国*个季度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7.51%
提示

仪表网采购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