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格码(青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仪表网免费9

收藏

过程分析PAT技术在结晶过程的应用

时间:2022-03-15      阅读:269

过程分析 PAT 技术在结晶过程的应用

超声颗粒粒度分布测量仪 NanoSonic,工艺过程成像探头系统 2D VISION PROBE, 非接触式过程成像,和探头式浊度仪TURBIDITYPROBE 用于结晶过程的研究

背景
过程分析技术就是及时测量,用以分析和控制生产流程,在加工过程中,保障原始材料和工艺过程关键质量参数和性能属性,以确保可接受的*终产品质量的体系。(Aspirin),作为医药三大经典药物之一,是应用*广泛的解热、镇痛和**药。本案例集成浊度仪 TURBIDITYPROBE、超声颗粒粒度分布测量仪 NanoSonic、工艺过程成像探头系统 2D VSION PROBE,非接触式成像以温度测量及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仪(ATR-FTIR)等仪器用于冷却结晶过程的研究。
实验装置及过程

图 1 为 1L 反应釜中冷却结晶实验装置的照片。

图 1 1L 冷却结晶实验装置

实验结果
(a)不加晶种实验

图2 是不加晶种冷却结晶实验的温度、浓度和浊度曲线(搅拌 160r.p.m),从中可看出出晶点为 26.07oC,且对于出晶点温度、浓度和浊度曲线均有所反映。在另一个不加晶种实验中,搅拌速率为 100r.p.m(其他条件相同),出晶点为 20.61oC。由此可知,增强搅拌速率有助于晶体析出。图 3 为超声粒度仪测得的不同时刻晶体的粒度分布,图 4 为二维探头和非接触式成像系统拍摄的相应时刻的晶体图像,从中可看出晶体明显的生长趋势。


图2 不加晶种冷却结晶实验的温度、浓度和浊度曲线(搅拌 160r.p.m)

图3 不加晶种冷却结晶实验,超声粒度仪 NanoSonic 测得不同时刻晶体的粒度分布

图3 不加晶种实验中不同时间点探头(左)和非接触式(右)成像系统拍摄的晶体图像

(b)加晶种实验
图4 是加晶种冷却结晶实验的温度、浓度和浊度曲线(搅拌 100r.p.m),加晶种温度为25.05oC,且对于该时刻温度、浓度和浊度曲线均有所反映(加入晶种不久后爆发成核)。在相同搅拌速率的不加晶种实验中(其他条件相同),出晶点为 20.61oC。由此可知,相同搅拌速率下,添加晶种可促进晶体成核。图 5 为超声粒度仪测得的不同时刻晶体的粒度分布,图 6 为探头式和非接触式成像系统拍摄的相应时刻的晶体图像,从中可看出晶体明显的生长趋势。

图 4 加晶种冷却结晶实验的温度、浓度和浊度曲线(搅拌 100r.p.m)

图 5 加晶种冷却结晶实验,超声粒度仪 NanoSonic 测得不同时刻晶体的粒度分布

图 6 加晶种实验中不同时间点探头式(左)和非接触式(右)成像系统拍摄的晶体图像

结论
本案例集成了多种 PAT 技术用于监测 1L 反应釜中药物的冷却结晶过程。从加晶种和不加晶种的实验结果中都可看出,所采用的检测手段都可有效的反应结晶过程的各种变化。可以为结晶过程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宝贵的信息支持。

吴魁,博士研究生,华南理工大学
姜波,硕士研究生, 华南理工大学
李秀喜,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王学重,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上一篇: 探头式在线粒度仪测量乳化液中液滴的研究 下一篇: 利用3D立体成像系统实时在线准确测量针状晶体的长度分布
提示

仪表网采购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