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沃泰科技有限公司

仪表网免费10

收藏

脱氮除磷技术要点解析

时间:2021-11-10      阅读:120

脱氮除磷技术要点解析
1.如何除去污废水中的氮?

脱氮技术包括化学法和生物法,由于化学法会产生二次污染,而且成本高,所以一般使用生物脱氮技术。

一、生物脱氮
pH做为基本的污水指标,势必成为供求的热点,这对广大的E-1312 pH电极制造商,比如美国BroadleyJames来说是个重大利好。美国BroadleyJames做为老牌的E-1312 pH电极制造商,必将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我们美国BroadleyJames生产的E-1312 pH电极经久耐用,质量可靠,测试准确,广泛应用于各级环保污水监测以及污水处理过程。

污水生物处理脱氮主要是靠一些专性细菌实现氮形式的转化。

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首先分解转化为氨态氮NH4+或NH3,这一过程称为“氨化反应”。

硝化菌把氨氮转化为硝酸盐,这一过程称为“硝化反应”;

反硝化菌把硝酸盐转化为氮气,这一反应称为“反硝化反应”。

含氮有机化合物*终转化为氮气,从污水中去除。

1、硝化过程

硝化菌把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称为硝化过程,硝化是一个两步过程,分别利用了两类微生物——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这两类细菌统称为硝化菌,这些细菌所利用的碳源是CO32-、HCO3-和CO2等无机碳。

*步由亚硝酸盐菌把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第二步由硝酸盐菌把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

这两个过程释放能量,硝化菌就是利用这些能量合成新细胞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并不是去除氮而是减少了它的需氧量。

氧化1g氨氮大约需要消耗4.3gO2和8.64gHCO3-(相当于7.14gCaCO3碱度)。

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1)温度:硝化反应*适宜的温度范围是30~35℃,温度不但影响硝化菌的比增长速率,而且会影响硝化菌的活性。

2)溶解氧:硝化反应必须在好氧条件下进行,溶解氧浓度为0.5~0.7mg/L是硝化菌可以容忍的极限,溶解氧低于2mg/L条件下,氮有可能被*硝化,但需要较长的污泥停留时间,因此一般应维持混合液的溶解氧浓度在2mg/L以上。

3)pH和碱度:硝化菌对pH特别敏感,硝化反应的*佳pH是在7.2~8之间。每硝化1g氨氮大约需要消耗7.14gCaCO3碱度,如果污水没有足够的碱度进行缓冲,硝化反应将导致pH值下降、反应速率减慢。

4)有毒物质:过高的氨氮、重金属、有毒物质及某些有机物质对硝化反应都有抑制作用。

5)泥龄:一般来说,系统的泥龄应为硝化菌世代周期的两倍以上,一般不得小于3~5d,冬季水温低时要求泥龄更长,为保证一年四季都有充分的硝化反应,泥龄通常都大于10d。

6)碳氮比:BOD5与TKN的比值是C/N,是反映活性污泥系统中异养菌与硝化菌竞争底物和溶解氧能力的指标。C/N不同直接影响脱氮效果。一般认为,处理系统的BOD5负荷低于0.15BOD5/(MLVSS·d)时,硝化反应可以正常进行。

2、反硝化过程

反硝化过程是反硝化菌异化硝酸盐的过程,即由硝化菌产生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氮气后从水中溢出的过程。

反硝化过程主要在缺氧状态下进行,溶解氧的浓度不能超过0.2mg/L,否则反硝化过程就要停止。

反硝化也分为两步,*步由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第二步由亚硝酸盐转化为一氧化氮、氧化二氮和氮气。

反硝化的影响因素:

1)温度:反硝化的*适宜温度范围是35~45℃。

2)溶解氧:为了保证反硝化过程的进行,必须保持严格的缺氧状态,保持氧化还原电位为-50~-110mV;为使反硝化反应正常进行,悬浮型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溶解氧保持在0.2mg/L以下;附着性生物处理系统可以容许较高的溶解氧浓度,一般低于1mg/L。


上一篇: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处理能力对比 下一篇: 污水处理技术之详解氧化沟工艺!
提示

仪表网采购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