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典威科技有限公司

仪表网中级15

收藏

二氧化硫简介

时间:2010-04-10      阅读:2444

 

   主营产品;二氧化硫检测仪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化学式:SO2)是zui常见的硫氧化物。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若把SO2进一步氧化,通常在催化剂如二氧化氮的存在下,便会生成硫酸。这就是对使用这些燃料作为能源的环境效果的担心的原因之一。
 

目录[隐藏]

*部分:化学品概要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 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形成
    1. 氧化二氧化硫制取三氧化硫



 

 
 

[编辑本段]
*部分:化学品概要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氧化硫
 
  化学品英文名称: sulphur dioxide
 
  中文名称2: 亚硫酸酐
 
  技术说明书编码: 41
 
  CAS No.: 7446-09-5
 
  分子式: SO?
 
  分子量: 64.06
 
  分子结构与极性:V形分子,极性分子。
 
  物理性质
 
  密度和状态:2.551g/L,气体(标准状况下)
 
  溶解度:
22 g/100ml (0°C) 15 g/100ml(10°C)
11 g/100ml (20°C) 9.4 g/100 ml (25 °C)
8 g/100ml (30°C) 6.5 g/100ml (40 °C)
5 g/100ml (50°C) 4 g/100ml (60°C)
3.5 g/100ml (70 °C) 3.4 g/100ml (80 °C)
3.5 g/100ml (90 °C) 3.7 g/100ml (100 °C)
  色态:常温下为无色
 
  熔点:-72.4度(200.75K)
 
  沸点:-10度(263K)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约为1:40)
 
  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可以在硫磺燃烧的条件下生成
 
  S(s) +O?(g) === (可逆符号)SO?(g)
 
  硫化氢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H2S(g) + 3O?(g)=== 2H?O(g) + 2SO?(g)
 
  加热硫铁矿,闪锌矿,硫化汞,可以生成二氧化硫
 
  4FeS2(s) + 11O?(g) === 2Fe?O3(s) + 8SO?(g)
 
  2ZnS(s) + 3O?(g) === 2ZnO(s) + 2SO?(g)
 
  HgS(s) + O?(g) === Hg(g) + SO?(g)
 
  应用:用于生产硫以及作为杀虫剂、杀菌剂、漂白剂和还原剂。在大气中,二氧化硫会氧化而成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是环境酸化的重要前驱物。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在0.5ppm以上对人体已有潜在影响;在1~3ppm时多数人开始感到刺激;在400~500ppm时人会出现溃疡和肺水肿直至窒息死亡。二氧化硫与大气中的烟尘有协同作用。当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为0.21ppm,烟尘浓度大于0.3mg/m3时,可使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增高,慢性病患者的病情迅速恶化。如伦敦烟雾事件、马斯河谷事件和多诺拉等烟雾事件,都是这种协同作用造成的危害[1]
 
  按照Claude Ribbe在《拿破仑的罪行》一书中的记载,二氧化硫在19世纪早期被一些在海地的君主当作一种毒药来镇压奴隶的反抗。
 
  二氧化硫对食品有漂白和防腐作用,使用二氧化硫能够达到使产品外观光亮、洁白的效果,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范围和标准使用,否则,会影响人体健康。国内工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曾多次查出部分地方的个体商贩或有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其产品具有良好的外观色泽,或延长食品包装期限,或为掩盖劣质食品,在食品中违规使用或超量使用二氧化硫类添加剂[2]
 
  二氧化硫的其它性质:
 
  2SO?+O?===2SO3(加热,V2O5做催化剂,可逆)
 
  2H?S+SO2===3S↓+2H?O
 
  SO2+Cl2+2H2O===2HCl+H2SO4
 
  SO2+2NaOH==Na2SO3+H2O(SO2少量)
 
  SO2+NaOH==NaHSO3(SO2过量)
 
  Na2SO3+SO2+H2O==2NaHSO3
 
  CaO+SO2==CaSO3(加热)
 
  SO2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颜色还原,因为SO2的漂白原理是SO2与被漂白物反应生成无色的不稳定的化合物,加热时,该化合物分解,恢复原来颜色。
 

[编辑本段]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氧化硫 ≥99.9% 7446-09-5
 

[编辑本段]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三
 
  侵入途径: 通过呼吸系统
 
  健康危害: 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3]
 
  环境危害: 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自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编辑本段]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编辑本段]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不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硫。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编辑本段]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4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一捉捕器使气体通过次氯酸钠溶液。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上一篇: 二氧化碳检测仪 下一篇: 氟气的简介
提示

仪表网采购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