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平台正式发布
时间:2016-08-05 阅读:2631
智慧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平台综合利用自动和远程监测技术、通信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系统信息化管理、自动化监测、实时化调度、科学化决策、网络化办公、规范化服务,为城市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的治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智慧化的管理手段。智慧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管控平台采用信息化建设的六层技术构架,在兼容现有相关业务平台的基础上具备系统平台数据和功能的扩展性。
门户系统:在现有业务应用系统和城市排水模型基础上集成扩展建设海绵城市三个门户。政务内网门户是面向业务人员的业务操作平台,是不同部门间业务系统的平台。政务外网门户是公众信息发布,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的平台,主要面向公众用户。移动门户主要是集成互联网思维,分业务人员门户和公众信息服务门户两部分。
业务系统:在现有业务应用系统和城市排水模型基础上集成扩展建设海绵城市综合信息展示平台、海绵城市项目审批、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调度及评估考核等业务应用系统。
应用支撑: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适应业务量和数据量的双重快速增长,需要建立统一的、健全的业务应用支撑平台,能够满足大量数据量访问和多形式多格式的数据交换共享。
数据中心:将海绵城市的监测监控数据、业务管理数据、规划设计信息、项目建设生命周期的数据、排水(污)工程运行调度数据以及考核评估数据有机的整合起来,形成海绵城市专业数据库。同时建立数据安全机制、数据共享交换机制、数据规范、数据维护机制,保障海绵城市数据安全服务。
通信网络:政务内网上存放海绵城市综合数据、部署业务系统,为各部门间的业务协调创造条件。政务外网上部署外网门户,实现公众信息发布和公众参与。严格控制网络安全,实现与政府其他部门数据交换和业务交流。
监测站网:结合智慧海绵城市建设考核评价指标,建设排口流量监测、统计雨水利用率、统计管网漏损、统计污水利用率、水体检测、监测内涝风险、生态岸线调查、红外遥感监测等等,以达到降雨规律分析及下垫面分析、排水系统能力分析、内涝风险评估,从而实现区域“海绵性”评估。
更多关于智慧海绵城市的信息,:李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