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仪表网免费10

收藏

纺织品阻燃机理介绍

时间:2015-05-07      阅读:865

一、纤维的阻燃处理
1、阻燃机理
纤维的阻燃处理是对一些本身是可燃的原丝如涤纶、锦纶、腈纶等加入某种阻燃剂,使其抑制燃烧过程中的游离基或是改变纤维的热分解过程,促进水炭化;有些则是使阻燃剂分解释放出不燃气体覆盖在纤维表面,起隔绝空气作用。
2、阻燃处理方法
①、提高成纤高聚物的热稳定性
在成纤高聚物的大分子链中引入芳环或芳杂环,增加分子链的刚性、大分的密集程度和内聚力,然后将这种高热稳定性的高聚物用湿法纺丝制成纤维;
通过纤维中线形大分子链间交联反应变成三维交联结构,阻止碳链断裂不收缩,不熔融的阻燃性纤维;
将纤维在200~300℃的空气氧化炉中停留几十分钟或数小时,使纤维大分子发生炭化,成为具有阻燃性的纤维。
②、原丝阻燃改性
共聚法:在成纤高聚物的合成过程中,把含有磷、卤素、硫等阻燃元素的化合物作为共聚单体(反应型阻燃剂)引入到大分子链中,再把这种阻燃性强的物质加到纤维中;
共混法:与共聚法同属原丝改性,是将阻燃剂加入纺丝熔体或纺制阻燃纤维的方法;
接枝改性:用放射热、高能的电子束或化学引发剂使纤维或织物与乙烯的阻燃单体发生接枝共聚,是获得有效而持久的阻燃改性方法。接枝阻燃改性纤维阻燃性与接枝单体中阻燃元素的种类及接枝部位有关,接枝部位对阻燃效果的影响顺序为:芯部接枝>均匀接枝>表面接枝。

二、织物的阻燃整理
1、阻燃机理
在纺织品的后整理加工过程中对织物进行表面处理,从而使织物具有阻燃性能。
①、覆盖层理论
阻燃剂在高温下能形成玻璃状或稳定泡沫覆盖层,具有隔热隔氧气、阻止可燃气体向外逸出,起到阻燃作用。
②、不燃气体理论
阻燃剂受热分解出不燃气体,将纤维素分解出来的可燃气体浓度冲淡到燃烧下限以下。
③、吸热理论
阻燃剂在高温下,发生吸热反应,降低温度阻止燃烧蔓延。此外,织物整理后能将热量迅速传出,致使纤维素达不到着火燃烧的温度。
④、化学反应论(催化脱水论)
阻燃剂在高温下,作为路易斯酸与纤维素发生反应,使纤维催化脱水炭化,减少可燃气体的产生。

三、阻燃整理方法
1、浸轧焙烘法
阻燃整理工艺中应用广的一种工艺。工艺流程为:浸轧—预烘—焙烘—后处理。浸轧液一般由阻燃剂、催化剂、树脂、润湿剂和柔软剂组成,配制成水溶液或乳液进行整理。
2、浸渍—烘燥法
又称吸尽法,是将织物在阻燃液中浸渍一定时间后,再干燥焙烘使阻燃液被纤维聚合体吸收。
3、有机溶剂法
该法是使用非水溶性的阻燃剂,其优点是阻燃整理时的能耗低。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溶剂的毒性和燃烧性。
4、喷雾法
凡不能用普通设备加工的厚幕布、大型地毯等商品,都可在后一道工序做手工喷雾法的阻燃整理。对于膨松性表面有花纹、簇绒、绒头起毛的织物,如果用浸轧法会使表面绒毛花纹受到损伤,故一般都采用连续喷雾法。
5、涂布法
将阻燃剂混入树脂内,靠树脂的粘合作用使阻燃剂固着在织物上。根据机械设备的不同分为涂布法和浇铸涂布法。
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阻燃方法是以成品经过阻燃剂后整理处理为主,工艺简单,使用纤维也较单一。
不管应用哪种方法进行阻燃加工,都要达到预期的阻燃性能。阻燃织物的阻燃性能通常用极限氧指数LOI值表示,它表示试样在由氧气(O2)和氮气(N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维持燃烧所需氧气的低浓度。LOI 值高表示织物可燃性小,因为纤维需要更多的氧才能维持燃烧;相反,LOI 值越低,纤维燃烧所需氧越少,维持燃烧越容易。表1 为常见纤维的LOI 值。
表1 常见纤维的LOI值
 

天然及常规合成纤维 LOI 阻燃,防火合成纤维 LOI
木棉,纤维素纤维 18~20 聚氯乙烯 35~37
羊毛 24~25 芳酰胺 25~37
锦纶 20~22 PBI 30~43
聚酯 20~22 酚醛 30~36
聚丙烯腈 18~20    

阻燃织物除了考虑阻燃性外,还要考虑到所谓第二安全性和第三安全性,即阻燃制品的毒性和熔融性,以测试对人体及环境的影响以及燃烧后有无熔融物滴落。

更多关于  织物燃烧测试:https://www.ybzhan.cn/st65867/list_373851.html

 

上一篇: 汗渍色牢度仪实验测试结果分析 下一篇: 详解ICI起球测试仪产品性能特点
提示

仪表网采购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