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自动抄表系统的研究
时间:2009-06-30 阅读:971
电能表自动抄表系统的研究
洪源
(山东交通学院信息工程系 山东 济南 250300)
作者简介:洪源,山东交通学院信息工程系 。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用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也给电能的计量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供电部门与用户的用电纠纷时常发生,自动抄表系统的应用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同时也满足了建设部提出的用电管理应集中、安全、严格的要求。引入电能表自动抄表系统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研究自动抄表系统的构成及实际运用。
关键词:抄表 自动抄表系统 电能
在我国,由于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的不断需求,电能表自动抄表系统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系统设计和试点运行工作日益引起电力营销管理部门、电能表制造企业及相关行业的关注和投人,因此,虽然我国对自动抄表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车载无线电抄表、电力线载波抄表、近地集中抄表和远程控制抄表等各种形式的自动抄表系统已分别在我国各地有试点运行。
1自动抄表系统的构成
自动抄表系统一般由管理中心计算机、传输控制器、数据采集器及计量表四部分构成。
①电能表:可用带脉冲输出的电子式电能表。
②数据采集器:对用户电能表脉冲进行记数和处理,并存储结果,同时将数据传至传输控制器,并接受传输控制器发来的各种操作命令,对于多层住宅采集器应设在首层。高层住宅可将其分设在竖井内。采集器需提供220v电源。可根据电能表的数量来确定采集器的数量。采集器与电能表的连线可采用线径0.3一0.smm的四芯线,如RvvP-4X03,连线距离不宜超过50m。
③传输控制器:作用是定时或实时抄录采集器内电能表的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器内,供计算机随时调用。同时将计算机的指令传输给传输控制器。控制器可设在小区管理中心,挂墙安装,需220v电源。可根据采集器的数量来确定控制器的个数。传输控制器与采集器的通信可采用专线方式:通过RS-485申行接口总线将控制器与采集器连接,线路zui长达1km。
④管理中心计算机:调用传输控制器内电能表数据,将数据处理、显示、存储及打印,并向控制器发出操作指令。系统一般具有查询、管理、自动校对、定时实时抄表、超载报警及断线检测等功能。
2案例
10(6)kV配电网中的电力用户及其电能表数量约占全电力系统用户及其电能表总数量的99%以上[3],因此,它是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我们它实现自抄系统将会收到显著的成效。
2.1自抄系统的设计依据和基本要求
依据我国10(6)kV配电网运行及其营销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按每条配电线分别进行管理和考核这个特点,自抄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同时抄录每条配电线的总配电量,所有配变台区低压侧配电量,所有高压用户售电量,所有低压用户售电量。
第二,正确计算出每条配电线总电能损失率、高压电能损失率、配变台区低压总电能损失率、各配变台区低压电能损失率。
第三,便于供电公司对其用电情况进行分析和监控,电力用户对其用电量进行监督和查询。
2.2搞好自抄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
我们认为,搞好我国10(6)kV配电网自抄系统设计,必须解决好下列三个关键问题:传输通道及链路的选定;信号、数据的处理和检测;自抄系统管理网络的建立。
*,传输通道及链路的选定:传输通道及链路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信号、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工程实施的可行性[4]。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和试用效果的验证,加之对我国10(6)kV配电网现状、特性的研究分析之后,我们认为,采用配电线作为变电所与其用户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光缆作为供电公司计算机与变电所计算机联网的链路,这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选择。
第二,信号、数据的处理和检测:大家知道,任何一种传输通道及链路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干扰。能否依据所选定的传输通道及链路的特征,对其信号、数据采取相应的包装方式和检测方法,将会直接影响到自抄系统的成败。根据我们对国内外有关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进展的研究和试点运行效果的综合分析,可以说,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经研制成能够适应我国配电网特点的电力载波微弱信号的包装方式和检测方法,并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第三,自抄系统管理网络的建立:自抄系统管理网络的建立是实现自抄系统的前提,选定一种符合实际、简便可靠的管理网络是自抄系统正常工作运行的保障。依据我国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特点和所采用的配电线传输信道及光缆链路,我们拟定出了10(6)kV配电网自抄系统管理网络框图。
实现自动抄表,能提高住宅档次和物业管理水平。物业管理公司或专业公司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抄表的准确性,同时系统施工方便、操作简单,由于电表自动抄表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唐慧明.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17):1l-15.
[2]张士文.低压电力线通信技术综述[J].华北电力技术,2008,(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