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气候室的由来发展与应用浅析
时间:2013-12-16 阅读:1275
人工智能气候室的由来与发展。人类对环境工程的探讨和设计,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十七世纪的欧洲,人们便开始建立了带玻璃窗的暖房,但在暖房中生长的热带植物冬天仍会死亡。随之又出现了至今仍在使用的玻璃温室。十九世纪末叶,在电光源的出现和发展之后,人们开始使用人工光源栽培植物,但是植物生长得很弱小,不能达到正常的发育和结实。1933年,在美国加里福利亚技术研究所建立了空调式温室。
人工智能气候室可以实现对温、湿度可通过空气处理手段达到稳定控制的要求。在空调式温室的基础上,1949年6月该研究所在哈特植物园建成世界上*座能控制光、温、湿、气体成分的人工智能气候室。
人工智能气候室的建成,引起了生物学界,尤其是植物学界极大的关注。之后,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先后建立起了种类繁多的人工智能气候室。1953年,日本国立遗传研究所建成一座人工智能气候室。同年,荷兰建成一座2000平方米大型。1957年,苏联在莫斯科修建一座4000平方米大型人工智能气候室。1962年,澳大利亚建成一座以人工气候箱为特色的人工智能气候室。1965年,法国在吉夫科学中心建成一座现代化的人工智能气候室,可以单独控制的小单元有百间以上。近些年来加拿大、新西兰、菲律宾、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朝鲜、比利时等国也相继建立了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人工智能气候室。
1969年,*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建成了一座总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大型植物人工智能气候室,共25个实验室,分为人工米室和自然光室两部分。人工光室19间,255平方米,温度控制范围为。一50℃,波动误差土1℃,相对湿度可控范围为30一9。%,波动误差士7%。自然光室6个单间,105平方米,温度可控范围为O一35℃,波动误差士2℃,相对湿度可控范围为60一90%,波动误差士10%。光源采用管型水冷却氛灯,每盏灯6000瓦,一般照度为3万米烛光。这种灯的优点,能发射连续光谱,目前还是一种较好的植物照明灯具。
仪器名称:人工智能气候室
型号:RTOP-800D系列
备注:人工智能气候室光照强度可按用户要求定制,每种型号后面的B代表昼夜两个温度、时间段;D代表1-30个温度、时间、光照段,自由组合实验周期显示,光照级别显示。可根据用户要求增加光照强度,光照自动可选。例如:种子发芽可选3500LX;幼苗生长可选5500LX
人工智能气候室技术参数:
控温范围:0~50℃
容积:800L
温度波动度:±0.5℃
温度均匀度:±1℃
控温范围:50~95%RH
温度波动度:±5%RH
偏差:±5%RH
温度、湿度、光照可编程段数:B型分两段(分白天即01段和黑夜即02段)D型1-30段(包含了B型所有功能)
光照级数:0~3级(强光:0~8级)
光照度:0~5500LX(常规)(1型:0-12000LX)(2型:0-22000LX)
加热功率:500W(R000为1000W)
人工智能气候室 http:///product/857.html
粮油仪器网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