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麦哲仪器有限公司

仪表网免费会员

收藏

根系分析系统对于小麦根分支的测定

时间:2013-07-02      阅读:468

  一、分枝根的作用
  
  在环境条件适宜和植株生长发育良好的条件下,根系分析系统经过分析发现:小麦单株初生根与次生根的总数为30-70条,有些生育期长的品种可达百条以上。据粗略估算,即使每一单根长度按单株zui长根的长度200cm计算,单株初生根和次生根根主体的总长度亦不过只有6000-14000cm。河南生态条件下,不同品种冬小麦的单株平均zui大根长为6100~7000Mo另据其他有关报道,小麦单株包括各级分枝在内的根系总长度可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于上述单株平均根长。陈培元等研究指出,一般水肥条件下,种子根每米长的根轴上可发生166条分枝根,其中,zui长分枝根的长度达61cm以上。以上分析说明,发生分枝是根系分布范围扩大、吸收面积和固定作用有根本性增加(强)的一种生物学过程;根系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很分枝数目和长度的增加,而并不仅只靠初生根和次生根根主体数目的增多。
  
  二、分枝根的发生
  
  所有韧生根和次生根都可以发生分枝。二者在发生分枝方面的不同,表现为前者的分枝数量比后者少。从根主体上直接发生的分枝叫一次分枝根。一次分枝根如同根主体一样,也可产生次一级的分枝,即二次分枝根,余类推。据研究,小麦初生根和次生根根主体可产生三次分枝根,甚至四次分枝根,但三次和四次分枝根一般只在较粗的根上发生。
  
  在小麦根的初生生长过程中,分枝不断分化发生。约在根发生15d后,根上便可产生较多分枝。其发生过程早在根毛区就已经开始,但其真正突破母根皮层、表皮而进入土壤的过程则出现在根毛区以上的部位。分校根分化形成之所以具有以上时间和空间间隔,是因为小麦长期以来对自然生境适应的结果,而该适应结果使得分枝的形成并不影响根毛的形成及功能。另据研究,分枝根发生的位置比较固定,在小麦等具有多原型韧生木质部的作物根中,它正对着原生韧皮部的位置发生。所以,分枝根在母根上呈现出很有规律的纵向排列方式。
  
  分枝根的起源和茎户侧生器官并不相同。其分化发生是内起源的,分枝发源于母根的中校鞘。当分枝根发生时,母根中柱鞘局部区域的某些持化细胞,即感受态细胞受高浓度生长素或其他生长调节物质或生根环境的刺激而胞质增浓,液泡变小,并逐渐恢复分生能力,继之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而产生分枝根原基。分枝根zui早的分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阶段是1个或少数几个细胞进行平周分裂,使细胞层数增加,新生组织向外形成突起;第二阶段是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同步进行,导致根突起继续增大(产生一团细胞),即形成分枝根的根原基。早期的分化过程完成以后,分枝原基继续分裂、生长并逐渐分化出圆锥状的牛长点和根冠。生长点细胞继续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伸长区和成熟区以推动生长点分生组织和根冠向前发展。由于分枝根在其形成过程中可产生较大的机械压力,以及根冠细胞分泌物可溶解母根的皮层和表皮细胞,因此,分拉根就很容易地完成穿透内皮层、皮层和表皮的过程而伸出母根体外并进入土壤。电镜观察结果指出,在分技根的穿透过程中,母根部分皮层被挤毁,分枝根和母根皮层之间存留有一定的空隙。
上一篇: 蛋白质测定仪在小麦蛋白质贮藏中变化分析 下一篇: GPS面积测量仪的原理以及运用
提示

仪表网采购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