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院污水处理中紫外线消毒器的应用研究
时间:2015-09-12 阅读:1578
紫外线消毒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1910年法国的Cernov deow 和Henv i 实现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的应用,1960年以后,出现了较多的新型、的紫外光源,促进了紫外线消毒技术的发展。在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污水处理中污水紫外线消毒器的应用开始普及。欧洲目前也积极的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日本于近几年也在十几个污水处理厂安装了污水紫外线消毒器装置,进行开发、利用。
在中国,人们也接触到这项技术,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试验,污水紫外线消毒器的应用技术在我国正逐步推广。韩佳音等2007年对广州市13所三级医院污水处理方式调查,除2所专科医院采用紫外线或氯化法消毒、1所综合性医院使用臭氧加紫外线法消毒外,其余10所医院均采用二氧化氯消毒。然而,封永建和高文征2011年对西宁市部分医院污水处理效果调查,医院污水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法占78.57%,少部分医院采用臭氧消毒法、次氯酸钠消毒法和紫外线消毒法。
紫外线消毒技术作为物理消毒方式的一种,具有广谱杀菌能力,无二次污染。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成熟可靠环保的消毒技术,在国外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我国由于对紫外线消毒技术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污水处理中污水紫外线消毒器的应用不多,zui近几年才逐步兴起。 孙晓宁(2007)对紫外线灭活三种代表性微生物的研究。使用一套密闭式紫外线消毒器装置,以大肠杆菌、酵母菌和枯草芽饱杆菌为代表性微生物进行灭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紫外线灭活大肠杆菌,照射初期灭活效果明显;存活数和灭活率随生物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在照射水层厚度为5mm时,浊度对紫外线灭菌效果影响有限。使用紫外线灭活酵母菌,存活数没有随生物负荷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但灭活率随生物负荷的增加而增加。使用紫外线灭活枯草芽抱杆菌,存活数和灭活率都随着生物负荷的增加而增加。24h培养的酵母菌和枯草芽抱杆菌对紫外线的敏感度较高,灭活效果好。王静(2012)污水处理中紫外线消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消毒对细菌、粪大肠菌群有很高的灭活率,静态试验试验中经紫外线照射分别105s后、动态试验试验中经紫外线照射分别20s后粪大肠菌群数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级A标准;水样中浊度、微生物初始浓度、照射水层厚度对紫外消毒效果有一定的影响;紫外线照射对水样的pH值、浊度影响很小,COD值有小幅度增大。紫外线消毒后微生物存在光复活现象。紫外线照射时间短,复活程度高,照射时间增加,复活程度降低,*灭活的水样没有复活能力,因此可以增加照射时间,提高照射剂量来减少微生物的复活。此外,试验还发现紫外线和次氯酸钠联合消毒采用先紫外线消毒器消毒再投加次氯酸钠的效果*(紫外线照射15s和次氯酸钠投加量lmg/L),该方法能够明显缩短紫外线照射时间和次氯酸钠的投加量,同时次氯酸钠有持续杀菌作用,抑制光复活现象的发生,解决了紫外线消毒没有持续杀菌效果的问题。封永建和高文征(2011)通过现场填写调查表和采样检测方法, 对西宁市不同级别医院污水处理设施情况和消毒效果进行了调查和检测。凡经医院污水紫外线消毒器消毒处理后的污水中均未检出沙门菌, 96.43%污水样未检出志贺菌,采用医院污水紫外线消毒器消毒后污水合格率较高。
与其他的污水消毒技术相比,紫外线消毒技术因其安全、易操作、杀菌快速有效的优点而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