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平衡轴向力的结构有哪些?
时间:2015-11-18 阅读:619
如果不设法消除或平衡作用在叶轮上(传到轴上)的轴向力,此轴向力将拉动转子轴向串动,与固定零件接触,将造成泵零件的损坏以致不能工作。一般常用以下方法来平衡泵的轴向力。
1、推力轴承
对于轴向力不大的小型泵,采用推力轴承承受轴向力,通常是简单而经济的方法。即使采用其他平衡装置,考虑到总有一定的残余轴向力,有时也装设推力轴承。
2、平衡孔或平衡管
如图1所示,在叶轮后盖板上附设密封环,密封环所在直径一般与前密封环相等,同时在后盖板下部开孔,或设连通管与吸入侧连通。由于液体流经密封环间隙的阻力损失,使密封下部的液体的压力下降,从而减小作用在后盖板上的轴向力。减小轴向力的程度取决于孔的数量和孔径的大小。在这种情况下,仍有10~15%的不平衡轴向力。要*平衡轴向力必须进一步增大密封环所在直径,需要指出的是密封环和平衡孔是相辅相成的,只设密封环无平衡孔不能平衡轴向力;只设平衡孔不设密封环,其结果是泄漏量很大,平衡轴向力的程度甚微。
图1 平衡孔示意图
采用这种平衡方法可以减小轴封的压力,其缺点是容积损失增加(平衡孔的泄漏量一般为设计流量的2~5%)。另外,经平衡孔的泄漏流与进入叶轮的主液流相冲击,破坏了正常的流动状态,会使泵的抗汽蚀性能下降。为此,有的泵体上开孔,通过管线与吸入管连通,但结构变得复杂。
采用上述平衡方法,轴向力是不能达到*平衡的,剩余轴向力需由泵的轴承来承受。用平衡孔平衡轴向力的结构使用较广,不仅单级离心泵上使用,而且多级离心泵上也使用。但由于轴向力不能*平衡,仍需设置止推轴承,且由于多设置了一个口环,因而泵的轴向尺寸要增加,因此仅用于扬程不高,尺寸不大的泵上。
3、双吸叶轮
单级泵采用双吸式叶轮后,因为叶轮是对称的,所以叶轮两边的轴向力互相抵消。但实际上,由于叶轮两边密封间隙的差异,或者叶轮相对于蜗室中心位置的不对中,还是存在一个不大的剩余轴向力,此轴向力需由轴承来承受。
4、背叶片
泵背叶片是加在后盖板的外侧,即相当于在主叶轮的背面加一个与吸入方向相反点的附加半开式叶轮,如图2.为了便于铸造,这种背叶片通常都是做成径向的,也有做成弯曲的。叶轮加背叶片之后,背叶片强迫液体旋转,液体的旋转角速度增加,改变了后盖板的压力水头分布减小了不平衡力。剩余轴向力仍需由轴承来承受。
图2 背叶片示意图
背叶片除平衡轴向力外,同时能减小轴封前液体的压力。装背叶片泵的扬程大约提高1~2%,使泵效率下降2~3%。背叶片还有防止杂质进入轴封的功能,输送含杂质液体的泵中常采用。
5、叶轮对称布置
该方法主要用于多级泵。泵的所有叶轮平均分为两个方向布置,面对面或者背靠背地按一定次序排列起来(如图3),可使轴向力相互平衡。
涂3 叶轮对称布置示意图
布置叶轮的原则是:
(1)级间过渡流道不能很复杂,以利于铸造和减小阻力损失;
(2)两端轴封侧应布置低压级,以减小轴封所受的压力;
(3)相邻两级叶轮间的级差不要过大,以减小级间压差,从而减小级间泄漏。
节段式泵对称布置可平衡轴向力,但级间泄漏增加。对称布置叶轮,只有在结构*相同的条件下,才能*平衡,当各级的轮毂轴台不同时,也将产生一定的轴向力。
6、平衡鼓
平衡鼓是个圆柱体,装在末级叶轮之后,随转子一起旋转。平衡鼓外圆表面与泵体间形成径向间隙。平衡鼓前面是末级叶轮的后泵腔,后面是与吸入口相连通的平衡室。这样作用在平衡鼓上的压差,形成指向右方的平衡力,该力用来平衡作用在转子上的轴向力。如图4
7、平衡盘
平衡盘可在不同工况自动*地平衡轴向力,故广泛地应用于多级离心泵。如图5所示,在轴套与泵体间存在一个间隙,在盘端面与泵体间有一个轴向间隙bo,平衡盘后面有与泵吸入口相通的平衡室。径向间隙b前的压力是末级叶轮背面的压力p,液体经过间隙b后,压力降低为p',径向间隙的压力降为△p1=p-p',液体通过轴向间隙b0后,压力再下降至po轴向间隙两端的压力降为△p2=p'-po,其中po和泵吸入口的压力接近。整个平衡盘装置的压力降为△p=△p1+△p2。这样,在平衡盘上作用一个平衡力,方向与泵的轴向力相反。
图5 平衡盘示意图
平衡盘的工作原理是:当轴向力大于平衡盘的平衡力时,离心泵转动部分向左移,轴向间隙bo随之减少,流体流过间隙的阻力加大,整个平衡装置的总阻力系数也因此加大。但是,△p不变,所以泄漏量q减少,结果是△p1减少而△p2增大,从而增加了平衡力,随着转动部分不断向左移动,平衡力不断增加,到达某一位置时,平衡力和轴向力达到平衡。当轴向力小于平衡力时,转动部分向左移动,与上述过程相反,也使离心泵处于轴向平衡状态。所以装有平衡盘装置的离心泵,一般不配止推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