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零件在阳极氧化前足够干净吗?
时间:2017-06-20 阅读:175
随着智能手机等数码产品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手机外壳表面处理工艺采用更多新的技术。手机外壳的外观和性能有新的要求,很多制造商在新的表面处理工艺中遇到新的挑战,此文主要介绍新的清洗工艺控制及质检方法,提高表面处理工艺的质量稳定性。
目前,3C产品的全金属外壳很多由数控机床(CNC)加工的,手机壳经CNC机床处理后会进行喷砂及阳极处理。一般,制造商会在喷砂及阳极处理前有清洗工序,把CNC过程中使用的大量切削油和切削液清洗干净,避免在后续的喷砂和阳极处理工艺出现附着力不佳及颜色不均匀的问题。那要如何判断手机壳是否已洗净可进行下一步工序呢?清洗工序是否可靠呢?
案例:
某手机制造商的清洗线,首先有一个脱脂槽,CNC处理后的手机壳零件会先经过脱脂,之后再漂洗5次以确保油脂及清洗剂无残留,再进行喷淋及风干,这些处理,确保壳体的洁净程度符合要求再进行下一步操作。清洁度的检测使用的是德国SITA公司研发的表面清洁度仪,它可量化输出金属、陶瓷、玻璃等底材表面的清洁程度,读数以RFU(相对荧光单位,读数越大表示污染越严重)表示。
SITA表面清洁度仪
以下表格数据是脱脂槽在不更换清洗槽槽液的情况下,连续使用了25、30、50、60个小时后测得的清洗后壳体的清洁度,每个手机壳体测试30个点,红色数据为壳体上不合格(RFU读数大于等于4)的点。从数据可以看出,槽液使用的时间越长,后续出现的不合格点越来越多,也意味着壳的清洁程度变得越来越低,需要考虑根据清洗剂的消耗量补充清洗剂,或更换槽液,或对清洗质量不合格的样品进行额外清洗。否则会严重影响后面工序的质量。
各时间点测试不合格点的数量
德国SITA表面清洁度仪可量化检测工件的清洁程度,验证清洗工序的有效性,提供详细可靠的数据,帮助优化清洗工艺,稳定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