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缝渗透探伤实施细则
时间:2021-11-13 阅读:1595
2.渗透探伤剂
2.1 渗透探伤剂包括着色渗透剂、清洗剂和显像剂。
2.2 使用前应对渗透剂和显像剂进行检查,渗透剂的颜色应符合制造厂说明书的规定,外观应无明显的变色、混浊或沉淀现象,显像剂应无粒子聚集,浓度应适当,喷罐的喷嘴无堵塞现象。
2.3 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检测剂不能混用。
2.4 下列情况应进行探伤剂的灵敏度试验,以测试探伤剂的性能及确定操作规范。
a. 初次使用;
b. 存放时间过长(超过1年)的探伤剂;
c. 连续使用同一厂家,同一类型的探伤剂,每3个月应进行一次性能试验;
d. 使用环境条件(如温度)不符合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条件( 见4.2.2) 。
3.表面准备
3.1 检测前应清除被检测部位的铁锈、氧化皮、焊接飞溅物、铁屑、毛刺以及各种防护层,可采用砂轮、砂纸、钢丝刷等工具,但不得采用喷丸清理方法。
3.2 表面清理的范围应包括焊缝及焊缝两侧至少 25mm的邻近区域的表面。
3.3 当焊缝的焊波或其它表面不规则形状影响渗透检测时,应将其打磨平整。
4.探伤操作
4.1 清洗
在表面清理之后还要进行一次清洗,以去除检测表面的污垢,清洗后应充分干燥。
4.2 渗透
4.2.1 施加渗透剂将渗透剂喷涂在被检区域,应保证被检部位*被渗透剂覆盖,并在整个渗透时间内保持润湿状态。必要时,要多次重复施加渗透剂。
4.2.2 渗透时间及温度在15~50℃温度条件下,渗透剂的渗透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0分钟,当温度条件不能满足上述条件时,应对操作方法进行修正。修正方法如下:
a. 温度低于15℃时,渗透检测方法的鉴定
使用铝合金对比试块,在试块和所有材料都降到预定温度后,将准备的低温检测方法用于B区。然后把试块加热到15~50℃之间,在A区用标准方法进行检测,比较A、B两区的裂纹显示迹痕。如果显示迹痕基本上相同,则可以认为准备采用的方法是可行的。
b. 温度高于50℃条件下渗透检测的鉴定
如果准备采用的检测温度高于50℃,则将铝合金对比试块加温至这一温度,在B区进行检测。然后把试块冷却到15~50℃之间,在A区用标准方法检测,比较A、B两区的裂纹显示迹痕。如果迹痕基本上相同,则可认为准备采用的方法是可行的。
4.3 清除多余的渗透剂
4.3.1 在清除工件被检表面多余的渗透剂时,应注意防止过度清洗而使检验质量下降,同时也应注意防止清洗不足而对缺陷显示识别困难。
4.3.2 除特别难于清洗的地方外,一般应先用干净不脱毛的布依次擦拭,直到大部分多余渗透剂被清除后,再用蘸有清洗剂的干净不脱毛的布依次擦拭或用纸进行擦拭,直至将被检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全部擦净。但必须注意,不得往复擦拭,不得用清洗剂直接在被检面冲洗。
4.4 干燥
应采用自然干燥,不得加热干燥,干燥时间为5~10min。
4.5 显像
4.5.1用快干式显像剂时,经干燥处理后,再将显像剂喷洒到被检面上,然后进行自然干燥或用低温空气吹干。
4.5.2 显像剂在使用前应充分搅拌均匀,显像剂施加应薄而均匀,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施加。
4.5.3 喷施显像剂时,喷嘴离被检面距离为300~400mm,喷洒方向与检面夹角30~40°。
4.5.4 显像时间取决于显像剂种类、缺陷大小以及被检工件温度,一般不应少于7分钟。
4.6 观察4.6.1观察迹痕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30 分钟内进行。
4.6.2 着色渗透检测时,观察应在被检表面可见光照度大于500lx的条件下进行。
4.6.3 当出现显示迹痕时,必须确定迹痕是真缺陷还是假缺陷。必要时应用 5~10 倍放大镜进行观察或进行复验。
4.7 复验
4.7.1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进行复验:
a. 检测结束时,用对比试块验证渗透剂已失效;
b. 发现检测过程中操作方法有误;
c. 经返修后的部位。
4.7.2 当决定复验时,必须对被检面进行*清洗,以去除前次检测时留下的痕迹。
4.8 后处理
检测结束后,为防止残留的显像剂腐蚀被检工件或影响其使用,应清除残余显像剂。清除方法可用刷洗、水洗、布擦等方法。
5.缺陷迹痕的分类及评定
对显示迹痕应判断缺陷的性质,并根据GB 50205标准对焊缝作出合格与否的评定。
6.记录与报告
6.1 检验结束后应认真做检验记录;
6.2 必要时可采用照相、示意图、描绘、粘贴等方法记录缺陷迹痕;
6.3 检测人员根据检测记录出具检验报告,并经审核者审阅确认无误后,探伤人和审核人签字,然后交技术负责人或检测部主任批准盖章,报告按照统一格式打印。
7.在检测过程中发生意外干扰的处理办法
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停电或不可防范的自然灾害时,应立即停止检测。并对己检测的工作做好记录,同时向委托单位报告,待于扰解除后再继续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