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鼎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仪表网免费12

收藏

工业气体细分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时间:2009-11-10      阅读:1808

一、 工业气体行业现状
2008年内,因经济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加深,从汽车到运输的大部分与工业气体相关的行业无一幸免,均被迫进行大规模的削减。

在这种背景下,全国工业气体市场经历了又一个动荡不定的一年。08年春节过后,所有地区的工业气体市场均因需求的恢复快速上升。随需求的不断削减和对市场前景担忧,市场价格随后开始回落。主要因供应方面的影响, 2008年工业气体市场更趋动荡,e-Gas 数据显示市场反复的频率和变化的幅度均比2007年有明显的增加。

具体而言,华东液氮市场一度升至750元/M3(除有说明外,所有价格均为含税出厂价,下同),年内的zui高价格。但第四季度内回落了36%,退至480元/M3。从年初的600元/T起,液氧曾攀升到1100元/T的高位,但也经历了一系列动荡下挫。因无法找到需求的有力支撑,液氧从第二季度起不断走低,降至620元/T,仅为年内zui高价格的56.4%。
与华东地区相似,华北液氮zui高达810元/M3,但在此之后损失了60.5%,退至320元/M3。华北液氧市场在3月内快速上升到1050元/T,并在随后的二个月内维持较高的价位,但自6月内市场崩溃后便一蹶不振。华北液氧价格目前已为400元/T,比zui高点下降了61.1%。
主要因生产供应的大幅减低,全国液氩市场年初快速复苏,并在5月份升至本年的zui高价位。随需求的不断恶化,液氩市场之后明显回落。因全国生产、库存全面大幅下降,液氩10月份曾有大幅反弹。但随11月起生产供应的逐步恢复,液氩市场全面后退,7个月内价值损失超过64%。

在华东市场,液氩在5月份升至4100元/T的价位,但目前已下降至1400元/T,降幅为65.9%。在华北市场,液氩从550元/T大幅快速跳至3300元/T,随后下降了2400元/T,或72.7%,至年底的900元/T。 2008年即将结束,但这个结局与以往不同。往年我们都会在年终喘口气,积蓄精力,充满信心地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在这个新旧交错之际,我们面对不测的前景,不免有些担扰和疲乏。

我们可以将我们面对的部分困扰归咎于经济危机,但危机总会过去,也绝不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我们不能丧失信心和希望,我们需要看到危机过后的将来,以长远的眼光面对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从危机中走出来,更坚实、更强大。
2007年底,我曾谈起过工业气体行业的一些结构性的演变。一年过后,这些变化的迹象更明显、更强烈:
结构性供过于求程度加大

中国工业气体行业供过于求的局面早已形成。但仅从在建项目来看,供应可能仍在继续扩大。剔除可能因经济衰退造成的短期效应,
从行业自身考虑出发的新的投资活动模式并未有明显的变化。气体公司和空分拥有者仍继续从自身内部供求平衡看全局,以可用资金为基础决定新增产能的投资与否。
伴随资本投资的快速发展,中国工业气体需求在zui近十多年期间增长迅速。但因投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市场需求亦会减慢发展,从而加剧供应与需求间的差距。
空分单机规模快速提升

为寻求更好的成本,国内部分工业气体相关行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因而单点工业气体用量一扩再扩,空分单机产量也相应放大。近二年内,在建项目单机产量已达90000nm3/小时,或3100吨/天。不少其它在建和建成项目的单机容量亦高于2000 吨/天。基于装置的规模及相应的投资成本,几乎全部投资方,包括用户投资方(如钢厂、化工厂)都决定不另行投资备用设备,将筹码放在原有设备(如有),后备液体储存和市场供应,希望通过这些途径满足新设备停、修时可能的供应需求。更多的外销和后备液体产能附属与管道供应装置大型空分装备的成本结构和固有液化能力使设备拥有方/运营方有能力生产出成本更低的液体产品。
对气体公司而言,随管道供应合同竞争加剧,外销液体的利润贡献日趋重要,个别情形下更决定了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甚至在设备销售合同中,外销液体贡献返回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类型的投资、运营方都须通过对外销售平衡液体产量和库存,从而增加销售收入、优化利润贡献。
成本不断增加,导致生产商利润率下降

zui近几年来,能源电力、人工及其它制造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尽管大型装置结构性成本有所下降),液体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但因主要消费市场供应能力的增加,液体工业气体产品终端价格持平,更多情况下下降。就算有,也只有为数极少的生产商能将成本增加部分转移给买方或用户,生产商整体利润率因此受损。
对内部后备的依赖减少
过去,气体公司及大型工业用户大都依赖在生产现场或另一处自己内部的产品储存提供计划停车、突发跳车或其它产品短缺状况时的产品供应。随对产品需求和空分产能的不断增加,应付这类状况所需的产品数量大,但所需时间短,依靠内部后备既不现实也不再经济。
同时,外部市场产品可供量充足且不断扩大,大型用户或他们的直接供应商已将他们的眼光放在护墙外,越来越多地从市场采购产品以满足自己生产受影响时的消耗或供应需求。
用户/买方不断成熟,产品区分消失
经过了数十年的市场发展及液态工业气体产品的商品化,技术的改进和经验的积累拉平了相同规模设备的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企业产品之间已无根本差异。充足、便利的产品供应和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又不断地把应用和客户工程技术推向市场,而不要求客户为之承担任何成本或只要求很低的费用。用户和买方因此对产品及普通相关技术的了解和经验不断提高。许多用户/ 买方对高质量产品和普通技术已习以为常,不再把纯度品质指标及一般技术视为高值供应方案的一部分。 e-Gas认为上述因素和市场势力会或已对工业市场行业造成下列长期的影响:随更多的液态能力附属于管道供应装置,供应商对液态工业气体产品供应的计划和管理能力将明显削弱。 -- 受低成本大装置供应牵制,独立和/或高成本全液化装置越来越多的起到市场后备的作用,他们自身生产可预见、可计划性亦会明显降低。-- 经销商被迫分散、扩大他们的供应和销售网络。 -- 除液体产品“基本”需求增长外,市场流通会因越来越频繁的与管道供应相关的大宗采购扩量。 -- 低价产品和大量产品的流动将增加产品的运输半径。 -- 液态市场因上述因素更加动荡,多变。 -- 越来越多的生产商和经销商不愿承担“固定价格”的供应和采购承诺,就是愿意,也将在价格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以规避他们的价格风险。 -- 市场心态将有一个根本的改变:流通、价格及交易效率将取代原有的对供应和供应保证的顾虑。 -- 对价格的影响将逐渐由卖方转向买方。 -- 随利润率的减少,对供、销总成本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尤其是对以前不经注重的交易过程和储运过程成本管理的能力,将变得更加重要。

对我们自身而言,我们都必须以力、低成本的内部过程面对这个挑战的市场环境并在其中取胜。但还不止这些,我们还需要一个更加流通的市场的支撑,而市场的流通只有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得以提高。 e-Gas承诺提供一个低成本的市场机制,以便行业同仁更地面对挑战。我们的网上、网下交易系统便利你们有效地扩大交易机会,并能从多变复杂的市场中获利而不被它吞食、削弱。基于独立、实际的交易,我们的信息系统向大家提供易用的数据和分析工具,帮助你们做出有市场根据的,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决定。 e-Gas旨在提供一个交易市场,便利你们的交易,你们在市场有竞争力的价格上的交易,便利你们随时发现和实现更好的市场价格。我们将不断地努力改进e-Gas对你们交易过程的服务。但我们不可能比你们更好:只有你们能创造对你们有利的交易机会;只有你们有能力改善市场数据的质量,把它提升为可依赖及相信的信息基础;只有你们,通过你们的交易活动,才能吸引更多的交易伙伴,并在你们zui需要的时间向你们提供供应或产品去向。
无论是e-Gas或其它任何企业,都不会在市场走低时高买,也不会愿在有人高价采购时卖低。e-Gas价格是你们在某一供求状态下交易的结果。没有一个企业,e-Gas或你们的任何一家,能单独承担*市场空缺、吸收市场过剩的角色,至少不能长久地维持这个角色。只有在你们,行业的同仁们,通过你们的交易活动,共同承担这个功能时,公平、合理的交易机会才会被发现,而交易方才都能各取所需。

二、 环境

天作之合 林德80亿英镑收购比欧西
在经过数年的深思熟虑,以及一波三折的并购之后,林德(Linde)终于如愿以偿地将比欧西 (BOC) 纳入囊中,代价是80亿英镑(约合140亿美元)。至此,*四大和第五大气体供应商的合并整合终于告一段落,合并后公司的市场规模将与法国的液化空气公司不分伯仲。
林德收购比欧西并不顺利,今年一月,比欧西曾经很干脆地回绝了林德每股15英镑的收购报价,痛定思痛,2个月之后,势在必得的林德又向比欧西摇起了橄榄枝--每股16英镑,这次比欧西没有拒绝。尽管林德为了此次收购耗资巨大,总的花费,包括债务承接和养老基金的分摊,将达到150亿英镑之巨,但显然双方都认为这是个非常"公平"的交易。为了支付此次收购的费用,林德将出售其物料运输业务(material handling business),这将为其带来14亿~18亿的收入。接下来,林德要做的就是等待5月反托拉斯法的审查,如果一切顺利,此次交易将在9月尘埃落定。
有人把这两家公司的合并称为"天作之合",因为这两家公司的业务不论是在地理分布上,还是产品范围上都近乎地互补:林德在欧洲是仅次于液化气体的第二大工业气体公司,并且在南美表现活跃;比欧西在的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在亚洲地区业绩突出。
据猜测,巴斯夫有意购买欧西的传闻是加快林德收购比欧西的重要因素之一。林德公司还表示以后将成为一家"单纯的气体公司",但是到目前为止,该公司还没有任何退出石化和液化天然气(LNG)工程业务的计划。
合并之后的公司将成为工业气体领域内第二家"性的公司",与液化空气平分秋色,各占有大约20%左右的*,紧随其后的是两家强劲的美国公司--空气产品和普莱克斯,详见图1、表1。
    表1 五大工业气体公司2005年业绩    亿美元
         林德-比欧西 液化空气 普莱克斯 空气产品 Airgas
销售额             120.37   113.75    74.54     62.26  27.64
税前利润             30.27     30.03  18.66     15.05  3.74
税前利润率, %      25.1      26.4   25           24.2  13.5
销售额同比增长,%     -            6.8   6.5      8.5   8.0
率, %      -           12.5   13.0      11.3   9.5
2005年工业气体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0%,达到490亿美元,世界七大气体公司业务快速增长,2005年增长了12.5%。

三、 竞争格局

上欧美超过80%的大型工业公司,启用专业工业气体公司(五大*),只有约不到20%工业公司拥有自己的气体供应; 在国内,此比例恰好相反 -- 国内近80%大型工业公司自己拥有工业气体业务,国内普遍缺乏专业的、具规模和具品牌的大型工业气体,挑战和机遇同时并存:国内急切呼唤自己民族品牌、且具有*管理经验和品牌的专业工业气体公司。
 
汉鼎咨询分析认为:在此大背景之下,一个中国zui大的专业工业气体公司、有中国人自己管理运营、并吸收*管理和*私募基金投资的团队,即将正式上路。创始团队经过三年孜孜不倦的努力,加上汉理资本一年多的资本运作协助,此项目从当时的几页纸的合作意向书而已,到现在”水到渠成“,创始人可谓是”追梦人“和”造梦人“(dream creator),而汉理资本则是”造雨人“(rain maker) -- 这也是汉理资本四年来作为*财务顾问所完成的zui大一起股权私募融资案例。之后,在此项目上,汉理资本不仅是*财务顾问,还提供了境外投资法律文件起草、谈判时的法律咨询意见,此项目也是汉理团队协作的成功案例(team work).

四、 发展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工业气体市场需求增长强劲,特别是氢气的需求年增长率超过20%,而中国地区正成为令人瞩目的新的增长市场。
受钢铁、石化和炼油,以及家用护理和食品行业用工业气体需求增长的驱动,预计今后5年内,工业气体行业销售额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7%左右,而中国的增速高达20%。
据统计,2005年工业气体主要生产商在中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比欧西公司1.75亿美元、空气产品公司1.3亿美元、液化空气公司1.25亿美元、普莱克斯公司1.15亿美元、林德公司6000万美元、梅塞尔公司5500万美元。
能源产业,尤其炼油厂所需的氢气,为工业气体提供了zui大的发展机遇。据悉,炼油厂对氢气需求的年增长率达20%。另外,愈加严格的环境法规要求进一步降低燃料含硫量,随着炼油厂采用加氢技术处理重质原油增多,对氢气的需求正在逐步增长。
汉鼎咨询统计,以氢气作为核心业务的美国空气产品公司在氢气市场占据zui强势地位,占*的45%~50%,2005年销售额约为12亿美元;普莱克斯公司销售额近8亿美元;液化空气公司为8.4亿美元。
空气产品在2005年11月至2006年底期间,在北美将增设6套世界规模级制氢装置。其在美国得州贝敦和俄克阿何马州康威特的制氢装置已于2005年11投运,此外,该公司还计划分别在加拿大和美国再增建2套和2套以上制氢装置。到2006年第二季度,该公司的制氢能力就将增加35%,新增1288万m3/d。

上一篇: COD快速测定仪

下载此资料需要您留下相关信息

对本公司产品近期是否有采购需求?

提示

仪表网采购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