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中科光博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仪表网免费会员

收藏

未央:“硬科技+软实力”助力蓝天保卫战

时间:2021-11-09      阅读:30



(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准备进行大气监测)


夜幕降临,一道亮光从陕西科技大学一座教学楼顶楼的固定式激光雷达监测站点发射出来,犹如炯炯的目光,正火眼金睛般扫描着大气中的污染物。


一辆普通的商务车,车顶伸出几根天线……在西安市未央区大气污染管控直属二中队,激光雷达走航监测车看似貌不惊人,其实却“暗藏”。


一台台新技术监测设备不间断探测,一组组监测污染数据实时在线追踪,一队队治霾专家 “把脉问诊”……今年以来,未央区创新打出“高科技+信息化+专家组”蓝天保卫组合拳,高效整合辖区内力量,促使空气质量持续好转,让西安的天更蓝。




高科技助力:实现精准治污


激光雷达外表看上去像是一台摄像机,其监测到的空气质量信息可以实时显示在电脑上。“其实雷达是24小时工作,只不过白天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绿光,到了夜晚就格外清晰。”8月15日,未央区重点区域管控专班现场负责人刘稳说。今年6月,未央区在监测点之一陕西科技大学设立了固定式激光雷达监测站点,对直径6公里范围进行24小时水平扫描,实时监测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除了固定式激光雷达监控站点进行水平扫描外,未央区还利用激光雷达走航监测车进行近距离溯源监测,启动无人机配合搜索,组建成了高低搭配、地空一体、点站结合的污染监控“天罗地网”。

打开激光雷达走航监测车的车门,只见车内放置着3D可视型激光雷达、电脑等设备。当设备开启后,一道绿光就会通过车顶的光学天窗发射出去。20秒后,电脑上开始不断显示从近地面到高空15千米以内的污染立体分布情况。

“只要激光雷达一开启,就可以把污染源分布情况尽收眼底。相比人工监测或大气自动监测点,走航监测车在行驶过程中就可以对多种有机废气进行分析和快速检测,数据以柱状图形式实时显示在卫星地图上,不仅能边走边测,还能显示污染成因、污染来源、污染趋势,实现追着污染物跑,帮助工作人员时间追踪分析污染源情况,为治污溯源提供有力依据。”刘稳说。

借助高科技手段,未央区可以准确、高效、科学分析污染源所在路段区域、企业,以及污染成因构成,实施“点穴式”打击清除,形成集“信息实时收集、成因专业分析、协调调度”等为一体的快速反应机制,真正做到科技治污、精准治污。



信息化助力:提升治理精细化水平


“以往,发现污染问题都要电话或者信息上报,不能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现在利用‘雷达交办’APP平台,手机就能时间上报、查询、转办、解决问题。”未央区生态环境办副主任郭海燕介绍。


利用“雷达交办”APP对子站数据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督察,实现了信息化手段代替“跑腿查”。“同时,依靠‘人防+技防’、信息化问题督导等机制,未央区治霾攻坚群每天早中晚等不同时段,及时发布大气污染形势和管控建议,推动区域联防联控,时间消除污染源,真正形成大气污染防治各主体责任单位的快速、有效联动机制,实现‘大气监测一张网、污染分布一张图、问题统计一笔账’。”郭海燕说。


7月,未央区的PM2.5、PM10均值浓度两项指标改善幅度在西安区县中均排第3名,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幅度位列关中地区前列。



专家组助力:科学指导现场管控


保卫蓝天,不仅靠“硬科技”,还有专家智库的“软实力”上阵助威。


日前,未央区组建了专家组,从源头治污、研判科技手段、现场管控指导、科学调度等方面深入开展治污工作。



专家组成员朱宝平博士,已经在未央区指导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近两个月了。“我们结合雷达扫描及走航监测溯源技术,判断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来源,对污染热点进行研判,摸清重污染天气成因,提供实时分析日报30份、周报3份、应急分析报告12份、空气质量变化规律与来源分析报告5份,快速诊断、精准研判。”朱宝平说。


同时,专家组结合气象条件、数据分析结果,给出当前的管控重点区域和重点方向,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管控措施和建议,联合多部门行动、分类施策,科学调度现场人员进行污染排查,督促重点污染源等问题整改;现场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短期、长期的整改措施,解决企业整改措施“不到位”、整改方法“不适当”的问题。


朱宝平告诉记者,近期,他和其他专家已经多次联合未央区各职能部门开展定期会商、巡查管控的方式方法培训工作,包括对餐饮油烟、工地扬尘、汽修厂、园区污染问题的巡查培训,提高现场人员的巡查能力和工作效率。


来源:陕西日报


上一篇: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主任张勇一行莅临公司指导工作 下一篇:安徽省12月上旬持续污染过程成因分析
提示

仪表网采购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