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流量计的发展、原理、构造,及如何选用
时间:2024-01-03 阅读:523
电磁流量计(简称EMF)是20世纪5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流量测试仪表,它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生产出来的感应仪表。目前制造工艺比较好的国家主要有德国,日本,美国,由于价格过于昂贵,在国内占有率占有率不是太高,给国内仪表厂家提供了很大的机遇。我国是从1975年开始研发电磁流量计,经过30多年的发展,性能,精密度有大幅度的提高。而且性价比比较好。
电磁流量计的结构主要由磁路系统、测量导管、电极、外壳、衬里和转换器等部分组成。
磁路系统主要通过磁铁,或交变磁场来实现,由于磁铁体积大,比较笨重,时间长了会产生电极的 极化现象,影响精确度.现在一般使用由50HZ工频电源激励产生的交变磁场作为磁路系统。
导管一般选用有机械强度的材料制成,如不导磁的不锈钢,玻璃钢,高品质的铝等优质材质。
电极一般有不导磁的优质不锈钢制成,并且与衬里齐平,方便液体畅通无阻。要求安装在管道的垂直方向,防止被沉淀物污染而影响精确度。
衬里材料多为耐腐蚀,耐高温,耐磨的聚四氟乙烯塑料。陶瓷等绝缘材料制成,防止感应电势被金属测量管管壁短路,导致精确度下降,损坏仪表设备。
转换器:液体流动产生的感应电势非常微弱,难以捕捉,容易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转换器可以将微弱的感应电势转换成统一标准的信号并且屏蔽其他干扰信号,把统一放大的电势信号EX经放大成统一的标准直流信号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
电磁流量计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化工,电力,制药,环保等领域都有所作为,相对而言主要用于数据参照,安全警示。在贸易领域用量较小,建议选择国产电磁流量计就可以满足基本需要,性价比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