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一台光刻机竟要挑战极限?之光学难题之一 ——追求衍射极限
时间:2024-07-31 阅读:211
光刻机光学设计难题一:追求衍射极限
如果我们在物体上取两个相近的点,经过系统成像后平面上有两个光斑,如果两个点距离逐渐靠近,两个光斑将逐渐变成一个光斑,这时我们就无法区分一个点成的像还是两个点成的像了,这就是分辨率不足的体现。
要区分成像的究竟是一个点还是两个点是需要一个准确的边界值,这就引入了瑞利判据。瑞利判据就是当两个物体间距小于0.61λ/NA时,成像系统所成的像将无法分辨这两个点,而是把它们当作一个点,这个边界也称为衍射极限。如果光刻中超过衍射极限,则刻蚀出的芯片就不那么精准了,自然无法实现设计的功能。因此,科学家就努力在衍射极限的边缘反复试探。
瑞利判据
(图像来源:光电学堂)
根据瑞利判据的公式:D = 1.22λ/NA
(公式中,D为最小分辨的宽度,λ是光源的波长,NA是投影透镜的数值孔径,它主要与环境折射率有关)。要想提高分辨率,要么减小光源波长,要么提高数值孔径,而无论哪一种方法都难如登天。
方法一:减小光源波长。
光源的波长越小分辨率越高,但是制造光源的难度也越高。一开始人们只能用汞灯发出的365nm波长光源进行光刻,能达到的极限尺寸只有250nm左右。随着技术的发展,光刻使用了波长193nm的深紫外光(DUV),只有用ArF准分子才能够被激发的深紫外光。但是,氩(Ar)是典型的惰性气体,与几乎所有物质都不发生反应,只有氧化性的氟(F)元素才能勉强与它变为这种不稳定的分子,难度可想而知。
目前的光刻机的光源波长达到13.5nm,被称为极紫外光(EUV)。想激发出波长的光源,自然需要的办法。
光刻机采用的方法是激光等离子体型光源,即利用高功率的激光击打金属锡,产生高温高密度的等离子体,辐射出极紫外光。其实这种方法很久之前就被证实,但是起初用的是锡板,而且只用激光激发一次,产生的光源强度很低,无法作为光刻的光源。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科学家诞生了一个天才的设想,锡板不行那用熔化的锡,一次不行,就打两次。锡金属被熔化形成直径只有20微米的液滴,并且在真空环境中自由下落。在下落过程中,首先是193nm的深紫外光,将锡液滴打成云状,紧接着功率高达20kW的二氧化碳激光器再次击打它,并激发出EUV。
EUV的诞生
仅仅是产生光源的难度就令人难以想象。
首先两次光源需要准确击打到正在自由下落的金属液滴中,难度就好像用乒乓球击打空中的苍蝇,还是两次。而且激发产生的光转瞬即逝,因此需要每秒钟激发约50000次。
此外,高达20kW的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制造难度也是相当大,所需电源功率达到了200kW。那么如此高功耗的光所激发的极紫外光的功率多大呢?大约210W,效率只有5.5%,这还是经过数次技术的迭代实现的,要知道最初的发光效率仅有0.8%。
EUV每秒钟激发50000次
有一些同学会问,x射线波长更短,为什么不用x射线做光刻的光源呢。确实x光做光源可以实现非常窄的刻蚀,但现在的相关应用更多用于直写光刻,效率不高。的问题在于它的穿透性太强了,用普通透镜无法进行放大缩小,因而无法实现光学投影式光刻。
方法二:提高数值孔径
人们能采取的方法主要就是改变环境的折射率(折射率越大,数值孔径就越大),于是浸入式光刻机应运而生。浸入式光刻概念其实早就有了。1999年,IBM使用257nm的浸入式干涉系统制作出精度89nm的图形,但未进行深入的研究。
2002年以前,业界普遍认为193nm的光源无法实现65nm的分辨率,而157nm光源将成为主流技术。然而,157nm光刻技术遭遇到了来自光刻机透镜的巨大挑战。这是由于绝大多数材料会强烈地吸收157nm的光能,只有CaF2 勉强可以使用。但研磨得到的CaF2镜头精度很难控制,难度,价格也相当昂贵。雪上加霜的是它的使用寿命也极短,频繁更换镜头让芯片制造业无法容忍。
正当众多研究者在157nm光刻面前踌躇不前时,中国台湾人林本坚提出了193nm浸入式光刻的概念。水在157nm波长下是不透明的液体,但是对于193nm的波长则是几乎透明的。并且水在193nm的折射率高达1.44!如果把水当作相当理想的浸入液,配合已经十分成熟的193nm光刻设备,那么设备厂商只需做较小的改进,就可以实现更小的分辨率。相比于真空介质下分辨率只能达到65nm,浸没超净水介质的光刻机理论上可以达到22nm甚至更低的分辨率。
现在人们正在寻找除水以外具有更大折射率的液体。但这种液体要求非常严格:与光刻胶没有反应,光透过率高,折射率高,还要稳定。目前已研发出的第二代浸入液的折射率为1.64。
你可能觉得把整个光学系统浸没在水中很简单,但其实它有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浸入液如何充入、会不会对镜头造成污染,光刻胶在液体中的稳定性,会不会产生气泡,液体如何保证高纯度等。科学家解决了这些所有问题,才让浸入式光刻机目前成为芯片生产中泛使用的光刻机之一。
以上文章节选来源于科学大院 ,作者王智豪
科学大院-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