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名称的原由
时间:2021-05-26 阅读:100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已经是珠宝实验室的标配大型仪器之一,大家都不陌生,但我们现在总是会在这个仪器加一个前缀“傅立叶变换”,全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或“FT-IR”,这又是为什么?
到目前为止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已发展了三代。一代是使用的棱镜式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用棱镜作为分光元件,分辨率较低,对温度、湿度敏感,对环境要求苛刻。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了第二代光栅型色散式红外光谱仪,采用*的光栅刻制和复制技术,提高了仪器的分辨率,拓宽了测量波段,降低了环境要求。然后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又发展起来第三代的干涉型红外光谱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既是干涉型的代表,它具有宽的测量范围、高测量精度、*的分辨率以及极快的测量速度。
红外线和可见光一样都是电磁波,红外光又可依据波长范围分成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三个波区,其中中红外区(2.5~25μm;4000~400cm-1)能反映分子内部所进行的各种物理过程以及分子结构方面的特征,对解决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中的各种问题为有效,因而中红外区是红外光谱中应用广的区域。
红外光谱属于吸收光谱,是由于化合物分子中成键原子振动能级跃迁时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而产生的,只有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的振动才能产生红外吸收。红外吸收光谱主要用于结构分析、定性鉴别及定量分析。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是根据光的相干性原理设计的,因此是一种干涉型光谱仪,它主要由光源,干涉仪,检测器,计算机和记录系统组成。大多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使用了迈克尔逊(Michelson)干涉仪,这是光谱仪中的核心部件,而实验测量的原始光谱图是也是光源的干涉图,然后再通过计算机对干涉图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计算,从而得到以波长或波数为函数的光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