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施肥原理及实施
时间:2022-12-02 阅读:228
测土配方施肥原理及实施
测土配方施肥是被粮农组织重点推荐的一项*农业技术,也是我 国当前大力推广的科学施肥技术,是通过对土壤采样和化验分析,以土壤测试 和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 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以的肥料用量和配比,获取农产品产出的科学施肥技术。实践证明,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10%,增产率一般为10%~15%,高的可达20%以上。实行测土配方施肥 不但能提高化肥利用率,获得稳产高产,还能改善农产品质量,是一项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有效措施。
一、为什么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人们常说:“有粮无粮在于水,粮多粮少在于肥”,事实并非如此。
有的农民化肥没少用,但产量却不高,或产量较高、收入却没增加多少。这是因为农作物不同其需要的养分也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应施的肥料量也不同,肥料并不是施得越多越好,盲目施用过多,既浪费肥料,又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产量、减少收益。测土配方施肥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来的。
1、作物的需肥特点与施肥
不同作物对养分所需要的数量各不相同,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点,如水稻、玉米等是以生产淀粉和蛋白质为主的禾谷类作物,这类作物对氮的需要量较大,磷、钾次之;马铃薯、红薯、荔浦芋等作物为了促进地下块根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的积累合成,对磷、钾需要量较大,氮次之;大豆等豆科作物对磷的需要量比一般作物多,因为磷能促进根瘤的生长繁殖,提高根瘤的固氮能力;而叶菜类蔬菜作物是以生产叶子为主的,对氮的需要量比任何作物都大。作物的需肥特性告诉我们,对不同作物要选择不同的肥料搭配施用。
2、土壤的供肥保肥性与施肥
土壤是在一定气候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活“生物体”,受形成条件、成土母质、气候、植被、耕作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同,不同土壤的养分含量有明显差异。据研究,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70%来自于土壤,由于不同类型的土壤供肥保肥性差别很大,应施肥料的品种搭配和数量要求不同,增产效果也不同。
3、有机肥与化肥的相互作用
有机肥是含有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肥料,在培肥改土方画有着化肥不可代替的作用。有机肥料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促进生长,而且有机肥进入土壤后经过分解与合成,形成土壤有机胶体,它与土壤无机胶体复合促使土壤中形成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供肥能力。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可使化肥利用率大大提高,肥效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化肥用量也可相应减少。
二、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
测土配方施肥,考虑到作物、土壤、肥料体系的相互联系,其遵循的基本原理主要有:
1、养分归还律
养分归还律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1843年提出,他从植物、土壤和肥料中营养物质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人类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并把产物拿走,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矿物质元素,就必然会使地力逐渐下降,从而土壤中所含养分将会越来越少,就必须归还由于作物收获而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否则地力将衰竭。
2、最小养分律
最小养分律是指土壤中有效养分相对含量最少(即土壤的供给能力)的那种养分。说明要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获得高产,就必须满足它们所需要的一切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及其比例。着其中有一个达不到需要的数量,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产量就受这一最小元素所制约。
3、报酬递减律
报酬递减律是在假定其它生产要素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的产量也会随之增加,但单位重量的肥料所增加的产品数量却下降。在某一特定的生产阶段中,一般来说,生产:要素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报酬递减律也是客观存在的。报酬递减律揭示了施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即在不断提高肥料用量达到—定限度的情况下会导致经济效益的下降。
4、因子综合作用律
为了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效益,施肥必须与选用良种,肥水管理耕作制度,气候变化等影响肥效的诸因素相结合,这就是因子综合作用律。
三、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
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主要包括八个步骤:采集土样→土壤化验→确定配方→组织配方肥→按方购肥→科学用肥→田间监测→修订配方。
测土配方施肥的关键:一是确定施肥量,就像医生针对病人的病症“开出药方、按方配药”,根据土壤缺什么,确定补什么;二是根据作物营养特点、不同肥料的供肥特性,确定施肥时期及各时期的肥料用量;三是选择切实可行的施肥方法,制定与施肥相配套的农艺措施,以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
(—)配方施肥量的确定
当前所推广的配方施肥技术主要从定量施肥的不同依据来划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类型:
1、地力分区(级)配方法
按土壤肥力高低分成若干等级。或划出一个肥力均等的片区,作为一个配方区。利用土壤普查资料和过去田间试验成果,结合群众的实践经验,估算出这—配方区比较适宜的肥料种类及其施用量。
2、目标产量配方法
根据作物产量的构成,由土壤和肥料二个方面供给养分的原理来计算肥料的施用量。目标产量确定后,计算作物需要吸收多少养分来施用多少肥料。目前主要采用养分平衡法,就是以土壤养分测定值来计算土壤供肥量。肥料需要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化肥施用量=÷(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式中:作物单位吸收量×目标产量=作物吸收量
土壤供肥量=土壤测试值×0.15×校正系数
土壤测试值以mg/Kg表示,0.15为养分换算系数,校正系数是通过田间试验获得。
3、肥料效应函数法
不同肥料施用量对产量的影响,称为肥料效应。肥料用量和产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通过不同肥料用量的田间试验,得出函数方程,用以计算出肥料宜的用量。常用的有氮、磷、钾比例法;通过田间肥料测试,得出氮、磷、钾量,然后计算出氮、磷、钾之间的比例,确定其中一个肥料元素的用量,就可以按比例计算出其它元素的用量,如以氮定磷、定钾,以磷定氮、定钾等。
4、计算机推荐施肥法
在实际生产中,由人工计算配方施肥的施肥量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农民不容易掌握,为此广西土肥站近年应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对大量数据处理和专家知识的归纳总结,开发了一套广西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通过系统对土壤养分结果的录入和运算,计算机能很快地提出作物的预测产量(生产能力)和施肥配比和施肥量,指导农民科学施肥。
(二)施肥时期的确定
作物的一生对养分的要求常有两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这就是作物营养临界期和作物营养效率期。在生产中应及时满足作物在这两个时期对养分的要求,才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作物营养临界期:指在作物生育过程中,有一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量不多,但很敏感需要迫切。此时如缺乏这种养分,对作物生育的影响极其明显,并由此而造成的损失,即使以后补施该种养分也很难纠正和弥补。这一时期一般是在幼苗期。
作物营养效率期:指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还有一个时期,植物需要养分的数量最多,吸收速率,肥料的作用,增产高,这时就是作物营养效率期。此时作物生长旺盛,对施肥的反应明显。例如玉米氮素效率期在喇叭口到抽雄初期,水稻在拨节到抽穗期。
(三)施肥方法的确定
常用的施肥方法基肥有全层施肥法、分层施肥法、撒施法、条施和穴施法等;追肥有撒施法、条施法、穴施法、环施法、冲施法、喷施法等;种肥有拌种法、浸种法、沾秧根法、盖种肥法等。应根据作物种类、土壤条件、耕作方式、肥料用量和性质,采用不同的施用方法。
四、各地测土配方施肥的主要模式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扎实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工作,探索出的各种不同的运行机制和技术模式,归纳目前各地创造性的、不拘一格的测土配方施肥运行机制,主要有以下3种模式:
1、全程服务型
全程服务型即由门开展“测土、配方、生产、供肥和施肥指导”全程服务。
2、联合服务型
联合服务型即由门土肥技术推广机构进行测土和配方筛选,联合或委托复混肥料生产企业进行定点生产,实行定向供应,并由土肥技术推广机构发放施肥通知单,或对农民的具体施肥环节进行直接培训和指导服务。
3、单一指导型
单一指导型即由门进行测土和配方筛选,然后根据辖区内的土壤类型和作物布局等进行施肥分区,在确定目标产量后,制作施肥通知单,或印发明白纸、发放技术挂图,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农产根据需要,自主在市场上购买单质肥料进行配施,或选择基础复混肥进行灵活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