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之花 逐绽芳华 盘点献身科研实验的女学者们
- 2022/3/8 10:07:51 19101
- 来源:化工仪器网
【仪表网 仪表产业】在我国科技发展的进程中,从来不缺少女性的身影,时至今日,女性工作者仍然在许多领域中展露头角,以毫不逊色于男性的成就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在物理与医学领域中分布着广大的女性工作者,她们不断通过自己的思考与行动来影响着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为我国仪器技术的不断突破奉献出力量。
科研向来是一场苦旅,而科研工作者们同样要经历无数次的“迎难而上”和“苦中作乐”。相比起男性工作者而言,女性更容易被日常琐事缠绕,“但从古至今女性从来不乏仰望星空的力量与诗意”。科技工作者是第二个百年“答卷”的主力军,责任重大,女性工作者在工作中,同样以严慎细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工作态度,将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决策部署上。
值此妇女节来临之际,化工仪器网将盘点仪器行业中的“她”力量,带您了解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那些在物理与医学行业中刻苦钻研、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以女性特有的严谨细腻、坚韧不拔的,闪耀着光芒的女性。
善思则智 神通为慧 致力于物理仪器行业制造
南开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张晓丹
张晓丹教授在硅薄膜材料及电池领域已有近17年的研究基础,她与研究团队所研制的新型钙钛矿/硅异质结两端叠层太阳电池效率超过了22%,是目前国内该类电池的最高认证效率。
近年来,张晓丹教授在叠层太阳电池中各子电池性能提升,以及隧穿结设计与实现、可实现先进光管理的透明导电薄膜设计与实现等方面做出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这些成绩体现在高性能器件的研究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装备研发及其成套工艺技术开发,产业化技术转移等方面。
张晓丹教授凭借着在太阳电池领域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荣获了了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奖项。
南京天光所望远镜新技术研究室副主任——袁祥岩
袁祥岩教授的研究工作是天文光学技术,重点研究方向为天文望远镜的光学设计。她负责中国首台南极小望远镜阵CSTAR的研制,该望远镜已于2008年1月安装在南极,2008年被评为“十大天文进展”之一。同时,袁祥岩教授也是南极大视场巡天望远镜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在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拟获奖团队中,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袁祥岩的南极巡天望远镜研制团队入选,该望远镜是我国首台南极内陆可远程控制自动跟踪的天文光学望远镜。并且袁祥岩教授还主持了中科院方向性重点项目“基于南极冰穹A施密特望远镜AST3的关键技术和观测研究”。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红
魏红教授长期从事磁制冷与新型制冷技术、激光器散热技术、混合工质制冷技术等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曾经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子课题,也参与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项目、国家财政部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工作。
在研究生时期开始接触低温制冷,魏红教授很快发现了国际上最低温度、大磁熵变铁磁磁制冷材料,填补了这一温区的国际空白,并被国际同行认为是“最佳的磁热效应体系”。目前也负责核心制冷技术研制及产业化应用开发。
善行者远 善领者众 为医疗行业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光与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崔锦江
她敢想敢干,积极践行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带领团队承担着十余项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不仅如此,她还研发出我国首个强脉冲光疼痛治疗技术,研制出国内首台医用级便携式光学皮肤镜,用自有技术方案复现了国际领先的深部炎症治疗光谱,用低于一半的价格和更符合中国国情的设计替代了进口设备。
她勇担重责,在苏州市政协委员和九三学社基层委员会副主委的岗位上,积极建言献策。作为苏州医工所妇委会主任,用自己的热情和实际行动为保障科研女性的身心健康、维护合法权益无私奉献;在苏州市政协委员和九三学社基层委员会副主委的岗位上,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多项与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相关的提案。她的提案《关于推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由市政协副主席亲自督办,为苏州市政府出台“加快推进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推动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主任——黄超兰
高度跨界、善于交叉学科整合、战略规划制定和人员管理的全方位技能科学家,说的就是黄超兰教授。她长期致力于质谱和蛋白质组学前沿新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开发,应用范围包括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在医学临床领域,黄超兰教授大规模地发掘基于疾病问题和临床队列的生物标志物,同时完成功能验证和机制解析以及IVD的临床应用转化。目前已有包括肿瘤、精神性疾病在内的多个管线在研发和转化中。
近期,黄超兰教授及其团队共同开展合作研究,通过蛋白质组学数据与临床数据对新冠肺炎患者队列进行整合分析,发现了新冠患者免疫功能存在无症状期激活,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改变可能是免疫功能紊乱的转折点。该研究为全面探索新冠肺炎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了可靠的重要分子基础和机制信息。
医用超声领域的科技创新突破者——崔崤峣
一直以来,崔崤峣都以发展医疗超声核心技术,实现高端医疗超声设备国产化为己任。她坚持科技创新,攻克了本领域多项核心技术,突破关键核心部件,带领团队研发出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频血管内超声探头与成像系统样机,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成功编制了我国首个血管内超声行业标准;并将上述技术拓展应用于微型超声消化内镜、超声支气管内镜、介入式超声溶栓等领域。
她践行成果转化,通过所企合作,成功将微型超声探头等核心部件实现产业化,并支持合作企业取得国内相关产品首台套医疗器械注册证。该团队是目前我国唯一专业从事高频/超高频微型超声换能器的产业化队伍,成果转化成立公司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由于篇幅所限,本次盘点只简短介绍了六位物理、医学领域有着优异成就的女性学者。她们是家中柔中带刚的中流砥柱,她们是科研创新的铿锵中坚,她们凭借着自己的力量砥砺向前。不仅仅是她们,是每一位“她”,都在努力推动着仪器行业的发展,都在为家庭、社会、国家所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人物来源:中国青年女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仪器网)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