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表网 仪表下游】导读:随着北方开始大规模采暖,今冬天然气保供正式拉开大幕。
日前,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由于近期寒流来袭,11月7日以来全国天然气日供应量达到10亿立方米以上,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亿立方米。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组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管网集团,把做好此次寒潮天气应对工作作为对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能力的一次测试,综合采取有序动用管存气、启动地下储气库开采、定向增供燃气发电等措施,保障天然气供应平稳有序。
数据显示,目前已经落实供暖季保供天然气资源量1744亿立方米,还在进一步组织企业挖掘增产增供潜力。从天然气储备情况看,今冬明春供暖季全国可形成储气量270亿立方米以上。
据悉,各方也正在积极“备战”,争取交出“温暖”答卷。
气源供应稳定有序
虽然今年以来市场不得不“被动”接受全球LNG高价,但有关部门和企业已提早采取措施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国家发改委指导企业及早安排采购现货LNG,保持管道气进口稳定。
中金公司研究部指出,今冬明春国内天然气保供形势良好。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2021年采暖季,国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1588.7亿立方米,今年1744亿立方米的资源量较去年增加了155.3亿立方米,同比增幅达10%。这意味着,国内天然气上游企业已锁定气源,可基本满足本轮采暖季天然气消费需求,国内天然气市场出现气荒的可能性较小。
“受当前全球天然气供需形势紧张、气价上涨影响,今年供暖季全国天然气供需总体紧平衡,高峰时段部分区域供需矛盾可能较为突出。”孟玮说。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天然气采暖主要地区平均气温每下降1℃,采暖用气需求将增加超过2000万立方米/天。受近期全国大范围寒潮天气影响,一些北方地区提前供暖,天然气目前供应量增幅已达11%,未来是否还有寒潮仍是未知数,因此保供任务依然艰巨。
据悉,国家发改委已充分发挥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建立的天然气保供日调度机制作用,扎实做好各项保供工作。
孟玮表示,今冬明春将从确保合同严肃执行、组织全力增产增供、加强重点地区保障、稳定价格等方面确保天然气稳定供应。
“三桶油”供气量创新高
作为“主力”企业,目前“三桶油”冬季保供已“火力全开”。
中石油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量将突破1000亿立方米,同比增加8.4%,创历史新高。国产气量、进口气量、储气库采气量均实现大幅增长,增幅分别达3%、17%、14%。
其中,作为国内较大天然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气今年部署了规模较大的产能建设,在入冬前完成超过100亿立方米产能。进入10月份,新井投产每天以20口的速度推进,拉动气田迅速提产。四季度安排投入新井超过1000口,天然气日产量将从1.1亿立方米上升到1.5亿立方米。
中石化目前每日向华北地区增供天然气超1000万立方米。旗下油气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
作为天然气保供的重要力量,中海油克服国际LNG高价压力,已落实LNG资源约184亿立方米,今年进口量将超3000万吨,创历史新高。
储气库方面,目前中石化采气已准备就绪,形成了17.9亿立方米有效工作气量。同时,新增5亿立方米储气库为保供增底气。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相国寺储气库正式进入第八采气周期,加入全国储气库调峰保供行列,预计今冬明春计划调峰采气量将突破历史峰值。
孟玮表示,今冬将加强重点地区,如北方取暖地区的供气保障,用气高峰期将通过组织“南气北上”、加大储气动用等措施,增加北方地区资源供应,对供应偏紧地区加强调度保障。
相关部门联手稳价
作为我国油气输送的“大动脉”,国家管网集团经历去年冬天供气“大考”后,今年多项“硬核”措施上线。
11月15日,国家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工程——国家管网集团天津LNG接收站二期两座22万立方米储罐同时升顶,投产后将提升华北地区天然气保供能力。今冬明春,天津LNG接收站预计接卸LNG船46艘,可向华北地区输送天然气约4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30%。
国家管网集团表示,目前公司正紧盯各储气库注气进度,督促托运商保障储气库注气。同时,克服国际LNG现货价格高企等因素,承担国家应急气储备任务,提前组织应急气采购,10月底前已全部到货并进入所属管道、储气库、接收站,保证应急用气需要。
据悉,目前国家管网集团所属的4.9万公里天然气管道一次管输能力达到2680亿立方米/年,今冬明春供气能力将超过1100亿立方米。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用气需求不断上涨的同时,气价整体水平或略有上涨,但长协价格涨幅不会太大,我国天然气价格总体较为平稳。
孟玮表示,相关部门将稳定民生用气价格,督促各地和相关企业严格执行天然气价格政策,保持民生用气价格基本稳定,做好精准有序“压非保民”准备。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