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表网 仪表深度】10月12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基于MEMS
传感器的应县木塔实时变形、环境监测项目公开招标,采购风速传感器、无线智能
温湿度计、无线智能倾角计、高精度无线智能倾角计、无线智能采集仪等仪器仪表设备,对山西应县木塔变形及外部环境进行监测,保护文物安全。
作为传统文化瑰宝,文物的保护工作自然是重中之重,文物可以让人们更好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文物在展出之际,保护工作也要格外注意。预防性保护就是要通过干预手段,把存放环境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当突破界限时,就要通过外部手段进行控制。其中,传感器技术就是应用手段之一。
现如今,在文博场馆维护、文物景点监测等领域,传感器监测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多。比如敦煌莫高窟便一直很重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保护珍贵文物。目前,当每天进入石窟参观的人过多时,洞窟里的温湿度传感器监测装置及其他传感监测装置,会进行超标提醒。这时,洞窟就会暂停开放。
再如,湖北省博物馆目前使用的馆藏环境质量监控系统,便可对馆藏文物实施全天候监控。通过借助100多个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对存储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紫外线等进行监测。
除了馆藏的文物之外,现在越来越多的户外文物也已经应用传感器来确保安全。比如杭州六和塔上安装了位移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等150多个传感器,可以完全掌握各结构病害的发展过程;广州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安装了64个传感器,监测内容包括水文传感器、环境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可以通过分析查出水闸遗址的病害根源等等。
可以看出,传感器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多。传感器的使用在保护文物不受人为或外部环境破坏的同时,也在推动着传感器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从利用结构参量变化来感受和转化信号的结构性传感器,再到由半导体、电介质、磁性材料等固体元件构成的固体型传感器,再到现在微型计算机技术与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智能传感器,传感器技术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现有各类博物馆在4千家以上,馆藏文物超过3千万件,随着对文物预防性保护意识的不断重视,这些文物的保护工作将需要使用到大量的传感器,对于传感器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