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表网 仪表下游】3月31日,美国塔夫茨大学在《科学—机器人学》发表论文,他们利用青蛙的皮肤细胞制成的微型活体机器人可以感知环境,可以治愈疾病并为自己提供能量。Xenobot活体机器人是去年提出的,得名于活体细胞的来源——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现在,活体机器人团队已经改进了设计,并展示了其新的功能。
旧版本的活体机器人依靠心肌细胞的收缩来推动表面前进,而这些新的活体机器人游得更快,由其表面的毛发状结构自行推动。它们的寿命也比上一代长了3到7天,上一代的活体机器人寿命只有7天左右。此外,新的活体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感知环境的能力,在蓝光照射下会变红。
以前曾有科学家尝试制造活的机器人,比如无线控制蟑螂,这涉及操控活体动物,引发了伦理问题。而活体机器人与这些机器人不同,它们完全由活细胞构成。
我国仪器仪表工业虽然起步较晚,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对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仪器仪表行业更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加速实现仪器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升级;要抓住机遇,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汇聚技术、专家、产品、工程项目,共同规划仪器仪表行业的“十三五”发展蓝图。同时,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随着节能降耗、减少排放和低碳经济成为国家长期国策,风电、核电、智能电网、高速列车和轨道交通等新型产业对仪器仪表行业来说都是巨大的市场增长点。
虽然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迅猛,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整体技术与水平有限,需要进一步发展智能仪器仪表,提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水平。另外,我国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一直仪器仪表行业发展中的一大硬伤,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今后要提升产品的可靠性、适用性和性能。同时也需要进一步丰富仪器仪表品种规格,随时快速生产出一批满足特殊应用要求的产品。再者,产品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精密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仪器仪表自动化程度与国外相比,显然不够高,有些还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在计算机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要想获得更高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就必须进一步借助机器人、人工智能,提升仪器仪表自动化程度。
随着国内
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也开始应用在仪器仪表行业上,比如国内某仪器仪表制造企业,通过采用机器人,进行一边机器人一边工作人员的操作,机器人可以将生产效率提高45%,将人力成本降低50%。在这边引用机器人的仪器仪表制造企业看来,智能生产线不仅实现了产品价值、盈利价值和品牌价值,更有无可限量的社会价值和资源价值。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报、OFweek仪器仪表网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