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遥感+统计数据 农作物空间分布制图新方法

2021/3/22 15:03:03    25172
来源:仪表网
摘要:近日,《环境遥感》在线发表了中外科学家合作提出的一种协同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的农作物空间分布制图新方法。
  【仪表网 仪表产业】近日,《环境遥感》在线发表了中外科学家合作提出的一种协同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的农作物空间分布制图新方法。该项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智慧农业创新团队与华中师范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和粮食政策研究所等联合完成。农作物空间分布图是科学掌握区域农业生产状况、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利用、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的重要基础。
 
  环境遥感是利用各种遥感技术,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或作出评价与预报的统称。由于人口的增长与资源的开发、利用,自然与社会环境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利用遥感多时相、周期短的特点,可以迅速为环境监测、评价和预报提供可靠依据。
 
  环境遥感通过摄影和扫描两种方法获得环境污染的遥感图像。遥感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目前主要体现在大面积的宏观环境质量和生态监测方面,在大气环境质量、水体环境质量和植被生态监测等方面中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中低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如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是区域农作物空间分布制图或种植结构监测中广泛使用的数据源,其具有观测幅宽大、谱段多和时频高等特点,可以较好刻画复杂种植结构下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物候特征。然而,其较粗的空间分辨率常带来混合像元的问题,分类中训练样本、大气干扰、影像预处理、机器学习算法等也有很多不确定性,这些都显著限制了农作物空间分布制图精度。
 
  “农作物统计数据也常在农作物空间分布制图中得到应用,虽难以刻画农作物详细的空间分布信息,但在作物类型和数量特征描述,以及时间连续性表达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吴文斌说,已有研究多是将统计数据作为外部参考数据,应用于遥感制图结果验证和精度评价。统计数据没有参与到遥感制图的关键环节中,并没有实现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的真正协同。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从充分挖掘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农业统计数据的优势出发,联合提出了协同这两类数据的农作物亚像素制图新方法。
 
  首先,该方法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提出了“向后特征剔除法”,自动筛选出作物识别的光谱-时相特征组合,提高作物丰度遥感估算精度。其次,引入作物面积统计数据,计算遥感分类结果与统计数据的面积差,提出了面积差空间迭代分配新方法(IAGSA),进行面积差空间像元合理分配,实现遥感分类的作物丰度结果精化。
 
  该方法充分挖掘了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协同利用的优势,一方面提升了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作物空间分布制图的精度,可为我国大区域“作物一张图”研制提供新支撑;另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遥感数据源和非遥感数据源融合的技术方法,可为多源数据的协同融合提供新参考。
 
  综观遥感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一方面环境问题为遥感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舞台,另一方面环境问题的研究也促进了遥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两个方面相互促进,使作为环境科学和遥感科学的交叉学科的环境遥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环境遥感已经成为性、区域(流域)性乃至城市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重要手段,为生态环境规划和环境系统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报、百科

全部评论

上一篇:每3人有1人无法获得安全饮水 水资源短缺精准计量意义深远

下一篇:世界水日 愿人人都能安全饮水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